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铁旅融合思考:在钢轨上激活旅游消费新动能​
2025-07-25 11 返回列表
微信图片_20250725083654
暑运期间,中国大地上的 Y 字头旅游列车如一条条钢铁游龙,载着满心期待的旅客驶向 “诗和远方”。当上饶至喀什的Y字头列车穿越戈壁,当宁波开出的“绿皮车”载着银发族驶向新疆,旅游列车正以独特的“慢游”姿态,重构着中国旅游的时空格局。铁旅深度融合不仅是交通与文旅的简单叠加,更成为激发消费新动能、回应民生需求的重要路径。从暑运期间的运力调配到银发群体的“慢游”体验,从区域旅游协同到消费链条延伸,铁旅融合正书写着供给侧创新与需求侧升级的双向奔赴。
图片

一、铁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多元探索​

(一)主题旅游专列模式​

红色文化主题专列:在江西,这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开行的红色主题旅游专列极具特色。例如从南昌出发,途径井冈山、瑞金等红色圣地的专列。列车内部按照红色文化主题进行装饰,车厢壁上挂满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介绍、老照片,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列车运行途中,还安排专业讲解员为游客讲述沿途红色景点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故事,让游客在前往景区的路上就沉浸于红色文化之中。到达景点后,游客可以深度参观革命纪念馆、遗址等,参与红色主题的体验活动,如模拟战斗场景、重走红军路等,极大地丰富了游客对红色文化的体验,吸引了大量研学团队、党员干部以及对红色历史感兴趣的游客。​

图片

民俗风情主题专列:内蒙古开行的民俗风情旅游专列,将草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列车外观采用蒙古族传统的色彩和图案进行涂装,车厢内布置有蒙古族特色的地毯、挂饰,播放着悠扬的蒙古族音乐。列车上还会提供蒙古族传统美食,如手把肉、奶茶等。在行驶过程中,游客能欣赏到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到达站点后,可参与草原那达慕大会,观看蒙古族传统的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体验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入住蒙古包,感受蒙古族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这种专列吸引了众多渴望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游客。​

图片

(二)环线旅游列车模式​

云南环线旅游列车:云南的环线旅游列车采用 “夜间行车 + 白天游览” 的创新模式。列车从昆明出发,途经大理、丽江、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游客白天在各地景区游览,欣赏大理的洱海风光、丽江的古城韵味、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情等,晚上回到列车上休息。这种模式既节省了旅行时间,又节约了住宿成本。列车还配备了多种服务设施,如观景车厢、特色餐饮车厢等,满足旅客 “坐着火车一路走一路玩,一站式体验云南山水风光” 的期待。截至 6 月底,环线旅游专线列车累计发送旅客 13.9 万人次,开启了环滇旅居新场景 ,让游客深度领略了云南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

图片

山东半岛环线旅游列车:山东的环线旅游列车围绕山东半岛运行,将青岛的海滨风光、烟台的蓬莱仙境、威海的甲午海战历史遗迹、日照的金色沙滩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列车在设计上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例如在车厢内展示山东的历史名人故事、民间艺术作品等。游客乘坐列车,可以在不同站点下车游玩,感受山东半岛多样的旅游魅力,这种环线模式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山东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三)跨境旅游列车模式​

黑龙江中俄跨境旅游列车:黑龙江开行的中俄跨境旅游列车,从哈尔滨出发,驶向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列车在通关流程上进行了优化,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服务。在列车上,会配备精通中俄双语的导游和服务人员,为游客介绍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和旅游注意事项。游客在旅途中既能欣赏到中俄边境的壮丽风光,到达俄罗斯后,还能体验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参观俄罗斯的历史建筑、博物馆,品尝俄罗斯美食,购买特色商品,满足了游客对跨境旅游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促进了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

图片

广西中越跨境旅游列车:广西的中越跨境旅游列车从南宁出发,前往越南的河内等城市。列车在设计上融入了中越两国的文化元素,车厢内展示着中越两国的传统艺术作品和风景图片。在运行过程中,游客可以通过列车上的讲解和宣传资料,了解中越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到达越南后,游客可以游览越南的名胜古迹,如河内的文庙、下龙湾等,体验越南的民俗文化,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这种跨境旅游列车模式拓展了旅游市场的边界,为游客提供了跨国界的旅游体验。​

二、铁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深度拓展​

(一)以铁路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铁路主题公园的建设:南京的下关火车主题园,利用废弃的铁路轨道、火车车厢等资源进行改造。园内保留了部分老式火车头、车厢,将其改造成餐厅、咖啡馆、展览馆等。游客可以在车厢里品尝美食、欣赏铁路文化展览,还能在铁轨上拍照留念。主题园周边还配套建设了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等设施,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铁路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将铁路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铁路文化小镇的打造:陕西的徐家坪火车主题小镇,以铁路文化为核心,对小镇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小镇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铁路元素,街道以铁路相关的词汇命名。在小镇的中心区域,打造了铁路博物馆,展示铁路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以及与当地的历史渊源。同时,利用闲置的铁路设施开发了铁路体验项目,如乘坐小型观光火车游览小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铁路文化,带动了小镇的旅游经济发展。​

(二)串联沿线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陕西火车旅游年系列活动:陕西宝鸡、铜川联合开展的 2022 火车旅游年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铁路的交通优势,串联起沿线的法门寺、太白山、玉华宫等多个知名旅游景点。铁路部门与文旅部门合作,根据不同景点的特色和游客需求,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并开行专门的旅游列车。游客购买套票后,可乘坐列车在不同站点下车游玩,实现 “一票游多景”。活动期间,还在列车上和景区内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历史文化讲座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了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环西部火车游” 品牌打造:兰州铁路局推出的 “环西部火车游” 旅游品牌,将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列车线路涵盖了敦煌莫高窟、青海湖、沙坡头等著名景点。通过精心设计旅游行程,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包括车票预订、酒店住宿、景区门票购买等。同时,在列车上提供特色餐饮、文化表演等服务,让游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西部的独特魅力。该品牌的打造,提升了西部地区旅游的整体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三)提升服务品质,打造 “移动的旅游目的地”​

高端旅游列车的服务升级:以乌鲁木齐铁路局的 “新东方快车” 为例,列车定位高端旅游市场,为游客提供极致的旅行体验。列车上的客房按照星级酒店标准打造,配备豪华的床铺、独立卫生间、空调等设施。餐饮方面,提供各地美食,食材新鲜,烹饪精细。列车还配备了专业的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全程的讲解和服务。在列车运行途中,会根据沿线景点安排特色活动,如在沙漠边缘举办篝火晚会,让游客在旅途中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成为名副其实的 “移动的旅游目的地”。​

特色服务融入旅游列车:成都铁路局的 “熊猫专列” 将四川的熊猫文化融入列车服务中。列车外观以熊猫形象为主题进行涂装,车厢内布置有大量的熊猫玩偶、图片等。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身着带有熊猫元素的制服,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餐饮方面,提供四川特色美食,如火锅、串串香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四川文化。此外,列车上还设置了娱乐区域,举办熊猫主题的互动活动,如熊猫知识讲座、熊猫手工制作等,增加了游客旅行的趣味性,提升了旅游列车的吸引力。​

三、铁旅融合发展思路的创新突破​

(一)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

国家层面的规划与部署: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铁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铁旅融合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例如,在 “十四五” 规划中进一步细化铁旅融合的相关内容,加大对铁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各方资源向铁旅融合领域聚集。​

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在土地利用方面,优先保障铁路旅游项目的用地需求,对于建设铁路主题公园、旅游小镇等项目给予土地政策优惠。在资金扶持上,设立铁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开发特色旅游列车产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同时,简化项目审批流程,为铁旅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二)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与合作​

培育专业的铁旅企业:鼓励铁路部门与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铁旅企业。这些企业应具备整合铁路运输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能力,能够开发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例如,成立专门的铁路旅游公司,负责旅游列车的运营管理、线路规划、市场营销等工作,实现铁旅业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强铁路企业、旅游企业、景区、酒店、餐饮等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客源信息、产品信息等的互通共享。通过联合营销、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比如,铁路企业与景区合作推出 “火车票 + 景区门票” 套票,与酒店合作提供住宿预订服务,与餐饮企业合作在列车上提供特色美食,实现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推动铁旅融合发展。​

(三)创新营销与宣传推广​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借助抖音、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制作精美的铁路旅游短视频、图文攻略等内容,展示旅游列车的特色服务、沿线美景和旅游体验,吸引用户关注和分享。邀请旅游博主、网红达人乘坐旅游列车,进行实地体验和直播,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扩大铁旅产品的知名度。例如,在抖音上发起 “坐着火车去旅行” 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铁路旅游经历,提高铁旅产品的曝光度。​

举办铁旅融合主题活动:定期举办铁旅融合主题的旅游推介会、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各地旅游部门、企业、媒体等参加,集中展示铁旅融合的最新成果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提升铁旅融合的社会关注度。例如,举办 “中国铁路旅游文化节”,设置旅游列车展示、旅游线路推介、文化表演等环节,打造铁旅融合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参与铁路旅游。​

(四)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开设与铁旅融合相关的专业课程,如铁路旅游管理、旅游列车服务等。培养既懂铁路运营管理,又熟悉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培训、服务礼仪培训、文化知识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旅游行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在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为铁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例如,邀请国外知名旅游专家参与铁路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借鉴国际先进的铁旅融合经验,提升我国铁旅融合的发展水平。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