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名片旅游休闲街区的发展。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是 “旅游城市” 走向 “城市旅游” 的典型实践,具有风景与场景交融、主客共享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本文以青岛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为例,探讨其在场景营造、业态更新、文化融合和技术赋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城市旅游名片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高质量建设推动城市文旅品牌和城市旅游的发展,旨在为相关城市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
城市旅游名片;旅游休闲街区;青岛台东步行街;青岛中山路
随着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旅游休闲街区已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文旅名片。2021 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推出三批 164 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文旅深度融合、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新型消费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青岛的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休闲街区,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经验对于推动城市文旅品牌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岛的中山路同样如此,“一条中山路,半部青岛史”。它是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起点”,拥有众多历史建筑,1922年,叶春墀在《青岛概要》中写道:“中央之山东街(即中山路旧称),在青岛最为繁盛,与上海之黄浦江畔同占重要之位置。”彼时,中山路1500米的街道曾云集140多家老字号店铺、洋行、咖啡馆、酒吧等,有100余种业态。现今这些德国风情的建筑群落,这些建筑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特色和文化底色。游客在这里可以游览天主教堂、邮电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同时还能在周边的商业街购物、品尝美食,步行即可完成多个场景的转换,是青岛旅游的重要区域。
旅游休闲街区突破了景区的概念,以 “生活” 作为发展的核心,是游客对当地美好生活的分享空间。街区内既有自然风景、历史人文,也有商场、超市等生活化场景,游客和居民共同拥有城市资源,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在台东步行街,不仅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购物、品尝美食,当地居民也常在此休闲娱乐。街区内的菜市场、社区公园等生活设施,既服务于居民,也让游客感受到了青岛的烟火气息。中山路周边的里院,是当地居民的居住场所,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了解青岛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城市旅游休闲空间正从 “封闭景点” 向 “片区发展” 转变,通过空间串联、功能复合和体验延展,构建起多节点、多业态的旅游休闲集聚区。西安大唐不夜城和厦门思明区的环岛路都是场景营造的成功案例。
业态布局是影响旅游空间活力的核心因素,通过空间的整体规划和业态的有机更新,城市旅游休闲构建起具有叙事逻辑与多元业态的连续消费空间。深圳南头古城和青岛市市南区的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在业态更新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台东步行街通过不断更新业态,除了传统的零售和餐饮,还增加了文创工作室、网红咖啡店、密室逃脱等新兴业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街区还积极推动传统业态的升级,如一些老字号店铺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和产品,重新焕发出活力。中山路则在保留传统商业业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了艺术画廊、文化展览馆、非遗体验馆等,形成了 “历史文化 + 现代商业” 的复合空间格局。此外,中山路还积极发展民宿产业,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生活。
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注重精神追求,城市旅游休闲街区越来越强调将公共文化服务、历史建筑保护、非遗活化等和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和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在文化融合方面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青岛中山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街区通过举办历史文化展览、非遗技艺展示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青岛的历史文化。例如,定期举办的青岛剪纸、糖球制作等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同时,中山路还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商业业态中,如一些书店、咖啡馆以青岛的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装修和经营,让游客在消费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台东步行街则注重将青岛的啤酒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到街区的发展中。每年举办的青岛啤酒节台东分会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啤酒、欣赏表演,感受青岛的啤酒文化。此外,街区还设有民俗文化广场,定期举办民俗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等,让游客体验到青岛的民俗风情。
数字技术正主导着旅游体验设计、服务流程优化和治理机制创新,推动城市旅游休闲街区的旅游方式从浅层打卡型消费向智慧旅游支撑的参与型 “深度体验” 转变。深圳欢乐海岸和邯郸广府古城在技术赋能方面有成功实践。
青岛的旅游休闲街区也在积极应用数字技术。例如,中山路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数字化展示,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景区内的智能设备,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信息。同时,街区还引入了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游览路线推荐和语音讲解服务。台东步行街则通过建设智慧街区,实现了街区内的智能照明、智能监控、免费 Wi-Fi 覆盖等功能,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感。此外,街区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和需求,为商家提供精准的营销建议,促进了街区的商业发展。
城市旅游休闲街区拥有众多 “网红打卡地”,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商业接待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树立有辨识度的旅游形象。
青岛的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网红打卡地的打造,如台东步行街的天幕城、中山路的天主教堂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但同时,街区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增加公共厕所数量,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等。此外,街区还加强了对商家的管理和引导,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旅游休闲街区建设要讲好城市故事,更要注重与游客产生情感粘连,通过策划文化活动、开发体验产品等方式,增强游客的文化参与及认同感。
中山路可以通过讲述青岛的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青岛的文化底蕴。例如,在邮电博物馆内,通过展示青岛的邮政历史和相关文物,向游客讲述青岛与外界的通信往来历史。同时,街区还可以开发一些具有情感体验的产品,如以青岛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明信片、纪念品等,让游客能够带走一份对青岛的情感记忆。台东步行街则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如街头音乐表演、美食制作体验等,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青岛的活力和热情,增强与游客的情感连接。
要将城市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成为本地居民乐于参与、外地游客愿意驻足的综合性生活空间,实现主客共享、情感交融。推动形成协同治理机制,引导居民主动参与,鼓励游客以 “生活体验者” 的角色参与城市文旅活动。
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主客共享的理念。例如,街区内的一些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既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的空间。同时,街区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旅游服务,如发展民宿、开办特色小店等,让居民能够从旅游发展中受益,提高了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此外,街区还举办一些面向游客和居民的共同活动,如社区文化节、美食节等,促进了游客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了和谐的旅游氛围。
要明确集聚区的形象定位和主导风格,打造具有辨识度的 “文化标签” 和传播路径,形成多点联动、相互呼应的品牌传播矩阵。提升游客的自主传播积极性,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青岛的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形象定位,如台东步行街可以定位为 “时尚活力的商业旅游街区”,中山路可以定位为 “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的街区”。然后,根据定位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标签,如台东步行街可以以 “啤酒文化”“夜生活文化” 为标签,中山路以 “德国风情”“老字号文化” 为标签。在传播方面,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进行推广。例如,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片等内容,展示街区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分享。同时,建立包括文化认知度、要素聚集度、内容创新度、游客满意度在内的多维评价体系,及时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升街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城市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城市文旅品牌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青岛的台东步行街和中山路在场景营造、业态更新、文化融合和技术赋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城市旅游休闲街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重网红更重长红、重故事更重情感、重旅游更重生活、重宣传更重推广等措施,可以提升旅游休闲街区的文化表达力、情绪感染力、空间包容力与品牌持续力,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和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城市旅游休闲街区还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