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建设贵州水博馆的思考
2024-11-28 236 返回列表
微信截图_20241128074956

1.贵州水的世界意义重大

贵州是地球生命港湾。在贵州瓮安发现的始杯海绵化石是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棉化石,距今约6.1亿年,是研究地球生命的重大发现;大约在形成于2.5亿年前的大贵州滩是重启地球生命的港湾,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2.08亿年,云贵高原形成,因为水的溶蚀,贵州成为世界上喀斯特奇观丰富多彩的省份,“山地公园省”正在成为世界品牌。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水文条件,孕育了贵州神奇多姿的山地文明,水成为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灵魂。

尤其是建国以来,水利建设创造了众多世间奇迹,将众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成为喀斯特山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为国际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贵州的勇敢和智慧

尤其是建国以来,水利建设创造了众多世间奇迹,将众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成为喀斯特山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为国际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贵州的勇敢和智慧。

微信截图_20241128075025

贵州正在大力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而水在其中的担当至关重要,在贵州建设水博馆,向世界奉献贵州智慧,搭建我国以水向世界对话的平台,意义重大。

2.传统山地水文化价值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孕育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耕时代,山地是贫困的象征。贵州喀斯特山地,水文特征复杂,石漠化严重,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生态脆弱,土地贫脊,千百年来,贵州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下,与艰难为伍,书写了属于贵州高原上的千古绝唱,形成了无数镌刻在骨子里和大地上的贵州精神,丰富多彩的传统水文化,成为贵州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齐奔小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原动力,成为多彩贵州的辉煌画卷。

如安顺鲍家屯、播州雷水堰、安龙招堤以及因水运形成的一批著名古镇如镇远、思南、锦屏等成为宝贵的水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水习俗、水活动,成为贵州水生活的历史写真。把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和散落在大地上的水文化,通过收集整理,作为贵州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博物馆的形式收藏和保护,以激励和鼓舞后人,刻不容缓,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可以以之向全国全世界山地水文化建设提供贵州宝的历史经验。


3.水利建设为推动贵州率先成为国际上好水产业高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时代,山地是美丽的幸福家园。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上,郑晓云院士提出,贵州应率先发展好水产业

可以预见,贵州作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保障水安全是贵州人民的首要任务。绿水青山,洁净的好水是首要标志,好水涵养好土地,好水种出好粮油,好水种出好食材,好水调节好气候,好水饮出好身体等,以好为源流,发展好水产业,贵州具备良好的基础,并将会成为贵州引领未来的强劲动力。如以健康农业、健康药业、健康旅居服务业为龙头的国际大健康产业,将会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新平台新路径。

贵州能与全国同步小康,由千百年来的穷山恶水实现今天的绿水青山,水利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党和国家对贵州的大力支持,是全国人对贵州的大力支持,是贵州人民不懈努力得出的结果,汇聚党恩和亿万人民的心血,是一部谱写绿水青山的党史。建设水博馆,以在党领导下艰苦卓越的奋斗史昭示世人,听党话,感党恩,继续为建设和守护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意义深远。


山国贵州更待能全方位展示水韵(润美)贵州的水博馆

天下大同,世界一家。贵州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正在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贵州已经不只是贵州人民的,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贵州。贵州水及贵州水文化,是世界水和世界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探讨国际喀斯特山地水文明建设具有重在意义。


二、总体思路

创新呈现方式,打造城市新地标

      改变传统展陈方式,以数字化、智能为技术手段,以沉渗式情景化为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体验水与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融科普教育、文化建设、成就展示、学术交流、休闲体验为一体,内容上,成为国内最具体验性创新性的博物馆,建筑形式上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城市地标建筑,贵阳永不落幕的打卡地。以“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活之美”为主线,总体分为地球生命港湾、两江生态屏障、水润贵州山、水养贵州魂、水美贵州风五大部份构成。融合花溪湖项目,整体规划,融为一体,形成贵州文化旅游新名片。

微信截图_20241128075109

微信截图_20241128075135

 以水为主线,以“地球生命港,世界后花园”为主题,以大智能化摸拟演绎为主呈现手段,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展示贵州喀斯特山区自然水与人文水的特色,展示喀斯特山区水生文明建设的贵州智慧、贵州方案和水美丽贵州,唤醒和传播人水忧患意识,引导世人树立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水文明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人类未来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话的窗口和平台。


四、五大发展路径


(一)沉浸式体验

通过营造震撼场景化氛围(大贵州滩演变历程、自然环境模拟变化、水库大坝建造过程、调洪过程、经典水工建筑等等场景植入),互动式体验(互动投影、地面投影)及时细腻反馈(触控反馈、光影反馈),结合展览+演艺活动、快闪(少数民族)以及电影、cg动画、动漫、益智游戏植入,使博物馆旅游产品的丰富化、体验方式的深度化,使博物馆从传统的说教式展陈向多样化、复合型、沉浸式、互动式的展陈方式转型,从而提高观众的旅游体验质量。

(二)数字化体验发展

当前的信息化科技时代,应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充分融入博物馆标识系统、解说系统、保护与开发当中,丰富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服务管理、开发利用方式,让博物馆能“说话”、会“说话”,说“文化话”、说“旅游话”,说“通俗易懂的话”,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融合新鲜血液,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冰冷的、静态的博物馆藏品“活起来”,打造有温度、有情怀,并且创意感十足、穿越感极强、科技化融入、人性化彰显、互动性充盈的现代化、数字化的博物馆,从而调动观众口味、激发观众兴趣、延长观众游览时间、增强观众体验黏性。

(三)夜间博物馆体验

当前,大多数博物馆一般遵循“朝九晚五、周一闭馆”的对外接待开放制度,而当前的市场需求是观众的夜间生活逐渐丰富,追求夜间的文化休闲体验和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就需要博物馆探索尝试开放夜场,在博物馆外围展馆建筑科学配置夜间景观灯,通过“夜间激光秀(灯光秀)”“博物馆奇妙夜”“博物馆狂欢夜”“民俗歌舞展”等形式多样的夜间活动,让夜间漆黑的博物馆“亮”起来、“靓”起来,为游客观众打造别致体验的夜间“视听盛宴”。

(四)文创产品开发

在创意为王的时代,新颖奇特、创意十足、鲜活可爱、实用性强的旅游商品能够极大地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备受游客青睐和追捧。例如:故宫博物院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创意设计出各类有趣好玩、有文化内涵且实用性较强的文创产品,使得其每年拥有超过10亿元的销售额。因此,水博馆应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将水文化元素、河湖文化、桥梁文化、水车文化等,充分融入到纪念品、盲盒、手办、雪糕、模型玩具当中,打造极具水博馆自身独特的文化IP,从而提升水博馆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五)创新开放休息厅娱乐体验

休息厅用于观众游览展厅结束后,休息放松的开放空间,水博馆面向研学、亲子家庭市场,市场需求如此旺盛,应该主动引导孩子们的兴趣,侧重点放在增长知识、增加见闻、探索建设等沉浸式娱乐体验方面。比如通过触控一体机增加《我的世界》等沙盒类游戏,通过整体构筑贵州部分山区河流地貌,开展拦河建坝等工程,或者将贵州知名的坝体在游戏中复原,在洪水模拟的前提下,让孩子感受水利工程建设意义,工程建设措施,增加知识如将国际知名的《强国争坝》桌游引入馆内休憩区,感受基建魅力。

微信截图_20241128075249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