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2025传统旅游业怎么了?(上)
2025-09-30 3 返回列表
消费转移:传统业态的 “失宠” 与新兴业态的 “崛起”


景区门口排着长队,但老板们数着钱却脸色发绿;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但旅行社却接不成团。2025年中国旅游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分化。“游客越多亏损越大”,这已成为2025年中国旅游市场的魔幻现实。

2025 年夏天的旅游市场,透着股说不出的矛盾劲儿。
按说暑期该是旅游业最忙的时候,今年也确实没差 —— 陕西的兵马俑、云南的大理古城、四川的九寨沟、浙江的西湖,还有东北的长白山,走到哪儿都是人挤人,哪怕遇上极端高温或暴雨,大家出游的热情半点没减。可奇怪的是,往年跟着这股热潮赚得盆满钵满的传统旅游业,今年却有点 “置身事外” 的冷清。
先得说清楚,啥是 “传统旅游业”?就是那些还靠老办法做旅游的 —— 比如街边的旅行社、没什么特色的中小景区、靠卖房间过日子的普通酒店,还有只做往返机票的传统票务。这些以前是旅游业的 “基本盘”,现在却遇上了大麻烦。
最明显的是旅行社。暑期本应是导游、计调忙到脚不沾地的时候,今年却常能看到旅行社门店里没人光顾。有老板无奈说:“去年就发现客人不找我们报团了,今年都快习惯这种闲了。” 不是大家不出游,是出游的方式变了,自己订机票、找民宿、做攻略,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景区这边也分得明白。像故宫、张家界这种头部景区,依旧人满为患,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可那些没名气、没特色的中小景区,却门可罗雀,有的甚至连日常运营都难维持。
更让人意外的是机票和酒店。往年暑期机票价格得往上飘,今年却降了 —— 航班管家算过,7 月份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含燃油费)才 840 元,比去年便宜了 7.5%。酒店更不好过,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说,暑期第一周全国酒店每房收入(RevPAR)降了 8%,主要是住的人少了。后来我们去各地看,不少酒店生意一直没回暖,连一些高星酒店都开始在门口 “摆摊” 卖特产、搞促销,以前哪见过这阵仗?
北京的数据更直观。上半年北京游客量 1.8 亿人次,比去年多了 7.1%,旅游花了 3381 亿元,也涨了 8.8%,看着挺热闹。可同期北京住宿业利润直接跌了 92.9%,近乎腰斩。虽说全国传统旅游业没惨到这份上,但也能看出苗头不对。
再看全国的人均花费。文旅部说上半年全国出游 32.85 亿人次,花了 3.15 万亿元,算下来人均 959 元。可去年上半年人均还 1002 元呢,今年反而降了 4.48%。这么多人出游,花的钱却没跟上,很大程度就是传统旅游业拉了后腿。
其实早有征兆。从 2024 年五一到 2025 年五一,全国法定假期的人均日消费连续 7 次增长,但增幅一直在变。2024 年那几个假期,消费涨得挺猛;到 2025 年春节、清明、五一,涨得就慢多了,直到端午假期,第一次掉了 2.11%。这一下跌,像是给传统旅游业敲了警钟 —— 拐点可能真的来了。
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印证了这点。上半年全国旅游人次涨了 20.6%,消费涨了 15.2%,可没几家旅游公司能跟上这增速。14 家景区上市公司里,8 家营收下滑;旅行社就更惨,A 股里正经做旅行社的就众信和凯撒两家,业绩平平;酒店方面,华住、亚朵这些头部企业,也是喜忧参半,而且亚朵的营收快一半靠卖枕头、被子,不是靠住宿。
就在传统旅游业冷清的时候,新的玩法却火得一塌糊涂。
最显眼的是演唱会和体育赛事。刀郎在山东临沂开了两场演唱会,12 万人从全国各地赶过去,直接花了 3.2 亿,连带着当地消费总共 4.6 亿。临沂趁机推出 “听歌游临沂” 的套餐,重点 A 级景区游客量一下涨了 25%。不只是刀郎,今年夏天全国几百场演唱会,还有 “苏超” 足球赛,都成了旅游的 “引子”。就说 “苏超”,每场比赛能吸引 6 万人,近九成会在当地吃饭,八成买文创,两成住酒店,六成还会去景点逛逛,把 “看球” 和 “旅游” 绑在了一起。
反观那些传统大项目,却没人买账。投资 8 亿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演出,今年 6 月停了,2023 年亏 2.3 亿,2024 年亏 1.23 亿,今年上半年才赚了 540 万,实在撑不下去了。
传统旅游业也想转型,比如搞高端专列游。今年夏天有个新闻,吉林一家人 26 口花 96 万坐 “熊猫专列” 去新疆玩 17 天,结果因为餐食不好投诉了。我们去了解,发现高端专列其实挺抢手,有的车票都卖到明年了,可旅行社还是没摸透门道,服务跟不上,最后落得投诉,透着股无奈。
其实从 2024 年开始,旅游的需求就变了。年轻人不爱去热门景点扎堆,反而喜欢 “反向游”“小众游”。2024 年暑期,县城旅游订单涨了 34%,比一线城市还快。为啥?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小众地方又便宜又清静,能放松心情,说白了就是 “疗愈”。就像日本 “消失的 30 年” 里,大家也爱找清静地方解压,2025 年这股劲儿更明显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古城古镇,全国有 2800 多座,不是赚不到钱,就是烂尾,根本没人去。
文化游也越来越火。2024 年《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 27 个取景地,李子柒复出后,四川的漆艺、蜀锦这些非遗也成了旅游热点。去年国庆,山西临汾接待游客 353 万,消费 27 亿,都涨了四五成。还有研学游,2024 年暑期订单涨了 175%,国内研学人数翻了两倍,海外也涨了 120%。现在家长怕孩子内卷,更愿意带孩子去博物馆、文化景点,2025 年这趋势还会更明显。
入境游也有新机会。今年元旦入境游就开始热了,以后免签国家可能会更多。而且中国消费性价比高,比如在韩国,半只烤鸭 202 元,一小盘烤肉 436 元,反观上海,就算物价高点,在韩国人眼里也划算。加上中国美食多、风景有特色,以后会有更多外国人来玩。
科技也在改变旅游。2024 年开始,VR、AR、AI 这些技术就往旅游业里钻。《黑神话:悟空》用 3D 技术把老寺庙还原得特别逼真;南京夫子庙用全息技术讲传统文化;扬州搞了个 “下扬州” 小程序,AI 导游 “扬小柳”“扬小杨” 能推荐景点、管服务;曲阜三孔的 AI 导游,能精准讲历史,还能 AR 祈福。2025 年科技会用得更广 —— 一方面,游客习惯了科技服务,景区不用就会被淘汰;另一方面,酒店、景区想降成本、提服务,也得靠科技,比如用 AI 减少人力,用系统做标准化服务。
从疫情后开始,旅游市场就一直在变,2025 年正好是个关键时候。一边是出游的人越来越多,消费在涨;另一边是传统旅游业跟不上,慢慢冷清。新旧交替的背后,是大家想要的旅游变了,市场环境变了,技术也在推着行业往前走。
那么是什么愿意让传统旅游业走向衰落?
又是什么原因新兴业态崛起呢?
篇幅愿意,我将在下篇文章具体分析。敬请期待~~~
上一篇: 湖南康养旅居发展思考
下一篇: 没有了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