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旅游扶贫,新疆红海水利风景区有实招
2024-11-06 228 返回列表
生态不断退化是塔里木盆地面临的重大考验,如同人得牛皮癣一样,是地球的一种生理疾病。
微信截图_20241106094912
  戈壁、沙漠、土地盐碱化、缺水是塔里木盆地戈壁式贫困的根本原因,冰雪加速消融,降雨不断减少,水份不断蒸发,区域性水失衡导致的生态退化。受中央委派,1941年随毛泽民一道到新疆的李云扬到新疆巴楚任县长。 为改变缺水现状,李云杨县长组织修建了红海水库,据说是当时新疆最大的水利工程,在戈壁上实现了一个初级的水利化,不仅改写了当地缺水的千古历史,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红海水库与周边环境逐渐融成体系,形成了一个上百平方公里的生态系统,构成生态屏障,巴楚因水而变。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035
水库与世界上面积最大(300多万亩)的原始胡杨林融为一体,形成西域一道最美的风景线,简朴的村庄,是刀郎人千百年来简单的住地,尽管缺水问题得到解决,在同步小康的路上,这里依然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如何实现“美丽贫困”向“美丽富裕”转变的大考中,红海再出新招。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122
通过水库景区化,变自然与人文资源为经济资源。依托戈壁之肾—水库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醉美的胡杨风光,建设红海水利风景区,把长期属于本地的水库和森林变成属于世界的旅游地,发展旅游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把过去的文化生活变成了一种职业或产业,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分享,生态与文化价值以旅游业的方式变为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与快乐生活两不误。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156
 景区管委会梁主任介绍,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村民依然享有土地收入,景区共有200多名职工,大多数为村民,通过参与到水利风景区的建设 发展中,成为产业工人,走上致富之路。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227
本地村民——刀郎人,既是服务员,在景区搞管理服务;又是演员,向游客表演刀郎风情;还是作坊工人,生产加工当地工艺品。景、人、物、故事,形成独特的丝路风情旅游线路上属于自己的IP产品。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305
村民组织的刀郎风情表演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343
村民扮演的古丝路通关体验
微信截图_20241106095429

红海水利风景区走上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文章创作: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成凯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