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人文的双重馈赠,成为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取之不竭的资源,正释放强劲经济动能。
贵州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发展分会秘书处主任葛彦灵介绍,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与市场驱动,旅游商品产业取得显著进展。“近期针对全省171家旅游商品企业调研结果显示,46%为生产加工型,黔东南、贵阳已形成产业聚集带。非遗手工艺品如大漆茶具、蜡染香氛片等,成为游客纪念品首选,部分景区文创店销售额增长超30%。”
为让“山地风情”能触摸被感受,贵州致力于构建、并通过立体市场网络,将特色旅游商品送达更远方。全省目前已纳入重点管理的文化旅游商品基地共32家,75家特色购物店覆盖A级旅游景区、高端酒店、机场、高铁站等核心点位,店内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占比89.8%;建成多彩贵州城等6个消费集聚区,涵盖夜市、文创市集和地方特色小吃街等,联动夜间经济,游客停留时长提升1.2倍;北京等地的“贵荟馆”成为省外推广枢纽,吸引客商对接合作。
葛彦灵介绍,经过不断地传承与发展,贵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旅游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2024年贵州热销旅游商品以文化创意、健康食品、非遗工艺为核心,结合赛事评选和政策扶持,形成多元化、高品质的商品矩阵,品牌集聚效应加速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