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行业动态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2024-11-11 222 返回列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11114283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央召开部署“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明年“三农”领域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01

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02

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

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精准脱贫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约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明年将对深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继续加快实施“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各方面的资源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确保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

03

紧扣全面小康“三农”领域8项补短板任务

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而补短板要聚焦重点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例如,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强一些地方的生产用水、灌溉设施、生产道路、生产用电等。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各地农村发展很不平衡,不能全国一刀切、齐步走,而是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04

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任务

会议强调,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05

保障粮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会议指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各项“三农”工作中,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事关国运民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稳定“三农”基本盘就是要把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抓紧抓好,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对此,会议明确要求——粮食生产方面,提出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生猪生产方面,提出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06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大水利建设力度

会议指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根据2019年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07

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会议强调,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方向,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既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又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利于保障农村的长治久安。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这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具体体现。

08

积极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还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可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制度化信任”机制, 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从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微信截图_20241111143214

会议原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要压实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抓紧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

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会议指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水利建设力度。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文章素材来源新华网、中国农业农村部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