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七)
2025-01-13 1205 返回列表

书接上回,这次更新主要是围绕明朝贵州地区的50位名人展开,可分为军事类、政治类以及文化艺术类三类。

昨天总结的表格大家反馈看起来很不方便,今天还是以文字总结为主要综述内容,大家如果看的不习惯,欢迎提出意见建议。

在这里真诚感谢大家每一个建议!!

  • 军事类
    包括在各类叛乱(如奢崇明、安邦彦叛乱)及抗清战争中参与作战、守城、平叛等军事行动的人员,如陆德龙、许成名、何腾蛟、杨文骢、良柱等。他们凭借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保卫家园或维护明朝统治而战,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在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军事行动对地区稳定和朝代更迭产生了直接影响。
  • 政治类
    在地方或朝廷担任官职,负责行政管理、治理地方事务、参与政治决策等工作的人员,像金大章、莫天麟、王硕辅、田仰、马士英等。他们运用政治智慧和管理能力,处理政务、推行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政治作为影响着当地或朝廷的政治生态和治理成效。
  • 文化艺术类
    擅长诗文书画创作或从事地方志编撰等文化工作的人员,例如莫天麟、许善所、越其杰、谢上选、奚荣先等。他们以自身的文化才华,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了文化艺术,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在文化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丰富了明朝的文化内涵。


军事将领类


  1. 陆德龙
    贵州都匀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任新化知县。天启二年水西安邦彦叛乱,他募兵随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后征战,于天启四年战死,获赠光禄少卿,有诗传世。在平叛战争中展现出强烈的忠义和军事才能,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战斗,虽最终战死,但为维护地方稳定付出了生命。
  2. 许成名
    贵州贵阳人,袭赤水卫指挥使。勇毅有将略,多次参与平定安邦彦叛乱,战功赫赫,从安南游击一路晋升,历任多职,年老归乡。在军事行动中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和战斗能力,在平叛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稳定了当地局势。
  3. 陈富
    贵州修文县人,官至副总兵,以勇力著称。曾调援辽,后回黔参与平定水西安邦彦叛乱,崇祯时勤王有功,还乡后遭孙可望军杀害。其军事生涯丰富,在多地的军事行动中都有参与,为明朝军事行动贡献力量,凸显出忠诚和勇猛的品质。
  4. 邱禾嘉
    贵州新添卫人,万历四十年举人。好谈兵,参与平定安邦彦叛乱,后抵御清军,在东北战场收复永平、遵化等城,在辽东作战也有表现,因病去世。在明朝内外军事危机中都积极参与,具备军事才能和临危不惧的品质,在保卫明朝疆土上发挥重要作用。
  5. 良柱
    贵州桐梓人,累官至四川总兵官。崇祯二年突袭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叛乱,但被兵部尚书朱燮元讦奏解职,后因功升左都督等,崇祯十年拒李自成军阵亡。在平叛和抵御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展现军事才能,却因官场因素影响仕途,最终战死沙场,凸显明朝军事和政治的复杂关系。
  6. 杨明楷
    贵州铜仁乌罗司人,以参将身份率乌罗兵多次参与与安邦彦叛军作战,解贵阳围、大战米墩山等,有胜有败。在地方军事冲突中积极作为,凭借军事力量为保卫地方安全努力,是地方军事行动的重要参与者。
  7. 李绍忠
    贵州前卫人,世袭千户,万历四十七年武进士。参与平叛,随王三善征战,战死沙场后子孙获荫职。在军事行动中尽忠职守,其家族在军事体系中的传承也体现明朝军事制度的一部分,为维护明朝统治贡献家族力量。
  8. 袁见龙
    贵州威远人,万历三十七年武举人。多次出征,从征辽到抵御清兵,战死阿布达里冈和沈阳之战,清乾隆时赐 “烈愍”。在明朝与后金的军事对抗中表现英勇,展现出明朝军人的气节和战斗精神,其事迹在历史上留下壮烈一笔。
  9. 管良相
    贵州乌撒卫人,武举乡试第一,袭乌撒卫指挥。预见奢崇明、安邦彦叛乱并提建议未被采纳,后坚守乌撒卫城九个月自缢自焚死,与他人并称 “四忠门”。在军事防御和忠诚坚守方面表现突出,以死捍卫地方和明朝统治,成为忠诚的典范。
  10. 袁蕙芳
    贵州仁怀县人,父平叛战死,他自请为前锋复仇,在奢崇明、安邦彦叛乱中多立战功获升迁。出于孝道和忠诚投身军事行动,在平叛中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军事能力,为家族和明朝而战。
  11. 黄运清
    贵州平坝卫人,廪生出身晋升贵州都司。参与奢崇明、安邦彦叛乱的收复和平定行动,后被劾下狱,冤白时已病死。在军事行动中积极参与,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命运,反映出明朝军事与政治的关联和复杂性。
  12. 黄运昌
    贵州平坝卫人,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任多职期间秣马厉兵,水西安邦彦叛乱时倾资募守,告老还乡获表彰。在地方军事防御和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凭借自身能力和财力支持军事行动,保障地方安全。
  13. 班麟贵
    贵州贵阳青岩人,青岩土守备。从征苗及解贵阳围后自建青岩城,世袭守备。在地方军事和建设方面有重要贡献,通过军事行动和城市建设巩固地方防御,成为地方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物。
  14. 何腾蛟
    贵州五开卫人,天启元年举人,曾任多职。明末成为抗清领袖,联络李自成旧部,在广西、湖南等地多次与清军大战,因家人被害拒降,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就义,追赠 “中湘王”,谥 “文烈”,有诗画传世。在南明抗清斗争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抵抗清军,展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15. 杨文骢
    贵州卫人,多才多艺,参与贵阳守城,仕途不顺。崇祯时任职,南明时抗清,全家 36 人在与清军战斗中殉国,诗画名天下,《黔诗纪略》录其诗 325 首。在文化和军事领域都有重要地位,以其才华和民族气节在南明抗清中留下壮烈事迹,其文化成就也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
  16. 黄飞鸾
    贵州黎平人,以参府材官从刘承允,抗清屡立战功。后佐陈友龙复取宝庆,何腾蛟死后遁居乡间,不剃发,忠于明朝。在抗清斗争中始终坚守立场,凭借军事能力为明朝抗争,在南明军事体系中是忠诚抗清的代表之一。

政治官员类


  1. 金大章
    金筑安抚司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授新化知县。上书乞改土为流,促成金筑安抚司改置广顺州,虽授土知州世袭但不许管事。在地方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发挥关键推动作用,其建议改变了当地的政治格局,对地方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2. 莫天麟
    贵州贵阳人,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历官阳寿县知县等多职。家居善文,与同郡名人齐名,惜其集无存,仅《潘氏谱》载其《回文诗序》,《黔诗纪略》录其二首。在地方任职期间积累政治经验,同时在文化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明朝官员的多元才能。
  3. 王硕辅
    贵州毕节卫人,万历三十四年举人,曾任四川南溪知县。为政清廉,守城抗敌,中计遇害后追赠光禄寺卿。在地方治理和军事防御方面都有重要作为,其清廉形象成为地方官的典范,为维护地方稳定付出生命。
  4. 黄朝英
    贵州黎平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历任四川荣县教谕等多职。为官清谦,在任期间抵制官吏舞弊行为。在地方教育和行政管理中秉持廉洁作风,保障地方政治清明,为地方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5. 樊师孔
    贵州平越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历官分守大同道等多职。清正廉明,晋升太仆寺卿后因病还乡,著书不传,《黔诗纪略》录其诗三首。在地方和中央任职期间保持廉洁品质,其文化创作虽未流传,但在政治生涯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6. 孔元德
    贵州威清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任云南省姚安府知府。为解决地方缺水问题亲察地形、劝民捐奉,使岁增稻谷千余担。在地方治理中关注民生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7. 解立敬
    贵州兴隆卫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任多职。以眼疾辞职还乡后,积极参加保卫家乡战斗,后抗节不屈绝食死。在地方事务和民族气节方面表现突出,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后都心系家乡,在关键时刻坚守立场。
  8. 敖荣继
    贵州思南人,天启元年举人、二年进士,授顺天府推官等职。宅心仁恕,在刑狱方面多有平反。在司法领域秉持公正仁爱的态度,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做出贡献,体现明朝官员的法治精神。
  9. 田景猷
    贵州思南人,天启元年举人、次年进士。疏请宣谕安邦彦,单骑往敌营,后随王三善征战,王三善遇害时他亦遇害,赠太常少卿。在军事和政治外交方面都有参与,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叛乱问题,后又投身军事行动,展现出全面的政治才能和忠诚品质。
  10. 董三谟
    贵州黎平府五开卫龙里所人,天启四年举人,崇祯年间任陕西山阳知县。贼寇来时坚守,城陷遇害,全家死难,获追赠、立祠旌表。在地方治理和危机应对中坚守职责,以生命捍卫地方安全和明朝统治,成为忠诚和担当的楷模。
  11. 费道用
    石阡府人,天启四年举人、崇祯四年进士,任福清知县。廉洁善政,遭中伤后经鸣冤升迁,著书失传,《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六首。在地方治理中廉洁奉公且积极作为,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政治理想,同时在文化领域也有一定创作。
  12. 傅元和
    桐梓人,天启元年拔贡、四年副榜,任多职。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获荐晋升,崇祯敕书称赞。在地方教育和经济管理方面表现出色,通过教育改革和赋役调整促进地方发展,得到上级认可。
  13. 王祚远
    贵州普安卫人,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四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等,任多职。受明熹宗器重,崇祯初年还乡,诗文富但集无存,书法工,《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在朝廷任职期间参与政治事务,同时在文化艺术方面有较高造诣,体现出明朝官员的综合素养。
  14. 徐卿伯
    贵州贵阳人,万历四十年举人、次年进士,授御史。弹劾王三善,因刚直外放,后避居南京,思乡题假山。在朝廷监察和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以刚直的性格履行御史职责,后因政治环境变迁而退居。
  15. 田仰
    贵州思南府人,万历四十年举人、四十一年进士,历多职。在平定奢崇明叛乱等中有功,所到之处有政绩受祀。在军事和地方治理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凭借能力在不同地区任职期间取得显著成绩,赢得百姓祭祀。
  16. 马士英
    贵州贵阳府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多职。崇祯时因事被戍,流寓南京与阮大铖结欢。清兵陷北京后立福王抗清,南京陷落后被俘杀,工书画。在明朝和南明的政治舞台上经历复杂,参与政治斗争和抗清活动,同时在书画艺术方面有一定才能。

文化艺术类


  1. 许善所
    贵州卫人,万历四十年举人,历任多地教职与官职。明亡后归隐,康熙三年去世,终年 82 岁,《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在文化教育领域任职,同时自身有诗歌创作,其归隐行为也反映出时代变迁下文人的选择,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贡献。
  2. 杨如皋
    贵州铜仁府人,万历三十一年举人、次年进士,授玉田知县,升监察御史。持大体、尚简静,吏畏民怀,在文化方面虽未提及具体创作,但在为官理念上体现出一种文化素养和政治智慧,对地方文化氛围有一定的影响。
  3. 越其杰
    贵州贵阳府人,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任夔州府同知等职。随朱燮元平奢崇明叛乱,崇祯末年任多职,南明时抗清,与袁枢等唱和,著作多,《黔诗纪略》录其诗 226 首。在军事和政治活动之余,在诗歌创作方面成果丰硕,通过唱和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在文化领域有重要地位。
  4. 谢上选
    贵州前卫人,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累官吏部郎中、广东参政等。诗文书画俱佳,与杨龙友交往密切,《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在文化艺术多个领域展现才能,与当时文化名人的交往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丰富了当地文化氛围。
  5. 朱万年
    黎平府人,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历任多职。崇祯五年守莱州,诈降时出城被俘,呼城内向叛军开炮,壮烈牺牲,追赠太常卿,《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在军事行动中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其诗歌创作也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体现出军事与文化的结合。
  6. 杨通宇
    贵州镇远府偏桥人,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历多职以廉洁闻名。崇祯初年升御史,疏请讨苗得施行,后因文卷被火降职,《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中表现出色,同时有诗歌创作,在文化和政治军事之间有着多元的角色。
  7. 蒋劝善
    贵州威清卫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任孟津知县。减免徭役折银后调职,隐居著书,后被执遇害,乾隆时赐谥节愍,《黔诗纪略》录其诗七首。在地方治理中关注民生,在文化创作方面有一定成果,其遭遇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文人官员的命运,在文化和政治社会的关联中有典型意义。
  8. 胡允恭
    贵州石阡府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授武昌府推官,得罪上官改授教授等职,以忧归,有德于乡里,《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在政治生涯中经历波折,同时在文化教育领域有涉足,其品德和文化活动在乡里有一定影响。
  9. 高继凯
    贵州黎平府平茶所人,万历四十年举人,官海南琼州际海防同知。著有《四礼勺言》《自明谱》,在文化创作上有独特贡献,在地方任职期间也将文化理念传播,在文化学术领域有一定地位。
  10. 李占春
    贵州黄平人,将门之后,好文喜客,天启年间历云南通判。明朝灭亡后隐居撰《黄平州志》,诗作存少,《黔诗纪略》录其诗四首。在文化创作和地方文化记录方面有作为,从官员到隐士的转变也体现出时代对文人的影响,在地方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
  11. 福周
    贵州绥阳人,俗姓周,字了幻,号西崖,别号 “休休老人”。能诗善画,云游后为僧,在文化艺术领域有较高的修养和创作能力,其云游和出家的经历也为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12. 继庆
    赤水卫人,俗名张常庆,奢崇明叛乱时为奴后逃为僧。擅草书、能诗,杨龙友为其诗集《霜柏集》作序,在文化艺术特别是诗歌和书法方面有一定才能,其经历也反映出社会动荡下文化人的生存状态。
  13. 奚荣先
    崇祯平越卫人,编撰了《平越府志》,有诗留下。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突出,通过编撰地方志为地方文化传承提供重要资料,其诗歌创作也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
  14. 陆德龙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都匀人

    名人职称:字钟阳,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举人;授新化知县,治术媲古儒吏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安邦彦头叛,围贵阳城。当时陆德龙刚辞官回到家乡。他倾其家资募兵千人,随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次年,又从三善渡陆广河、次黑石、渡渭河、抵大方,累有斩获。四年(公元1624年)春天,军粮食尽,还军至内庄兵败,王三善遇害,陆德龙等皆战死。朝廷赠陆德龙光禄少卿。《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金大章

    年代:明朝

    籍贯:金筑安抚司(今贵州长顺县广顺镇)人

    名人职称:字钟阳,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举人;授新化知县,治术媲古儒吏

    名人事迹: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他上书朝廷,乞改土为流。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钦定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添设流官,属贵阳军民府。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袭,不许管事。州东领木瓜长官司,东北领麻响长官司、又东北领大华长官司。

    莫天麟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瑞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历官阳寿县知县,禹州知州、潮州府同知;家居,善属文,工吟咏,与同郡潘润民、杨师孔齐名

    名人事迹:润民子驯、骧,师孔子文骢、女婿周祚新皆从问业。惜其集无存,惟见《潘氏谱》载其《回文诗序》,《黔诗纪略》录其二首。

    许善所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卫(今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1582-1664),字元夫,号明谷,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历任河南西华、襄城教谕,南河知县,岳州通判,河南南召知县

    名人事迹:时有河北诸贼来骚扰,他亲冒矢石,誓死守城。后被劾归。明亡后,与吴中蕃等归隐山林,朝廷催他出来做官,终不就,清康熙三年去世,终年82岁。《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杨如皋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铜仁府人

    名人职称:字师虞,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次年进士,授玉田知县,以循卓升监察御史

    名人事迹:持大体,不以矫激取名利,绣斧所至,一尚简静,吏畏而民怀。

    王祚远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

    名人职称:字无近,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掌院事,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

    名人事迹:少负异书,下笔万言立就,试牍不起草,既成而后补之。充经筵讲官时,丰仪秀整,音吐洪亮,颇受明熹宗朱由校器重。明熹宗朱由校专门赐诏嘉奖,授他通议大夫。明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还乡。后卒于家,所著诗文甚富,所惜其集无存。书法尤工,喜作行草,兼带章草味。《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越其杰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府(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自兴,一字卓凡,又字汉房,明末抗清民族英雄杨龙友的舅舅,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举人;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夔州府同知

    名人事迹:时奢崇明叛乱,占据重庆,攻下遵义府诸县,又围成都,越其杰随朱燮元平定奢崇明叛乱有功,升佥事。明思宗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任霸州兵备副使,崇祯末年为凤阳监军。北京明王朝于公元1644年灭亡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越其杰以右佥都御使巡抚登莱。后调任巡抚河南,兼辖颖、毫二州提督军务,又兼巡抚汝宁、南阳、陈州三府。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 1645年)正月因明大将高杰被河南总兵许定国杀害于睢州故袁可立府第,睢境大乱,许定国部降清。福王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越其杰与河南参政袁枢袁可立子)回南京,清军破南京后,二人发誓不降清,相继忧愤而卒。而同为明朝旧臣的王铎钱谦益张缙彦降清,亦郁郁不得志而终其余生。

    越其杰工诗文,与河南新乡张缙彦、睢阳袁枢等多唱和之作,一生写了近万首诗。著作有《蓟门》、《知非》、《白门》、《横槊》、《屡非》诸集。收入《黔诗纪略》的诗226首,编为二卷。

    王硕辅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毕节卫(今贵州毕节)人

    名人职称:字亮揆,又字斗瞻,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举人;曾任四川南溪知县

    名人事迹:为政清廉,布衣脱粟如寒士。南溪人为之语曰:“黔有一轮月,照见南溪彻底清。”时称“第二号清官”。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以主事内召,未行遇奢崇明叛乱,四川州县多破。王硕辅在南溪大力招募兵丁,积极修筑工事守城。奢崇明兵来攻城时,他昼夜防守,并多次出城与敌战,并多次取得胜利,大长了城中军民的志气。后因中敌计,坡破,被敌人杀害,事后,皇帝追赠他为光禄寺卿,老百姓为他立祠祭之。《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黄运清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平坝卫人

    名人职称:廪生,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晋升贵州都司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奢崇明叛乱,攻陷遵义,黄运清率部参与收复之。次年(公元1622年),水西安邦彦叛乱,围攻贵阳,黄运清驰兵前来救,协助巡抚李耘死守贵阳。新巡抚王三善带兵来解贵阳围后,御史蒋允仪疏劾李耘受安位金盆,连累黄运清亦被逮下狱。后得巡按傅宗龙疏其冤得白之,但运清已病死。

    黄运昌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平坝卫人

    名人职称:字鳌潭,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举人,由苏州通判晋升北直永平知府

    名人事迹:屡经战事,秣马厉兵,为公家察吏安民,为百姓求田问舍。水西安邦彦叛乱围攻贵阳时,运昌曾倾资募守,使贵阳未被攻破,他告老还乡时,督师孙承宗饬贵州有司建望系苍生坊以彰之。

    谢上选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前卫(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文若,号鹤岑,别号鹤里,贵州著名诗人谢三秀从子,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累官吏部郎中、广东参政等

    名人事迹:喜作诗文,兼擅书画,赋诗饮酒,名噪竹林。书法师米芾,而画宗倪云林,好写寒林冷渚。与杨龙友同乡,又是画友,曾为杨龙友同乡,又是画友,曾为杨龙友的诗画集《山水移》题辞,龙友也为他的画图题过诗,惜其遗墨,今已难于寻觅。《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朱万年

    年代:明朝

    籍贯: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

    名人职称:字鹤南, 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历任山东定陶知县,中城兵马司指挥,户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山东莱州知府

    名人事迹:平生慷慨,持大节,见国是日非,每酒酣耳熟时对同僚说:“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吾辈不当如是耶!”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叛军孔有德(后降清,堕落为汉奸)攻莱州,万年率军民固守。叛军久攻未破,乃诈降。巡抚命万年出城接收,万年知是诈,仍毅然领命出城,果被俘。万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呼城内守军向叛军开炮,叛军杀万年。守军发炮,叛军精骑死过半。后明廷追赠朱万年为太常卿。朱万年是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其死重于泰山。《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杨通宇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镇远府偏桥(今施秉县)人

    名人职称:字实先,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历隆昌,湘潭知县,以廉洁闻名

    名人事迹:明思宗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擢升御史,疏请讨九股黑苗,得施行。巡按陕西,兼提学,在巩昌,文卷被火、降黄州知府。《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袁见龙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威远(今遵义一带)人

    名人职称: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武举人,任土城千户,从总兵刘梃征讨,加卫守备衔

    名人事迹: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梃起左府佥书,从经略杨镐援辽。梃令见龙随带本一千五百人出征。次年(公元1619年)梃二月出关,遇清兵,战死阿布达里冈。后见龙升都司。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兵攻沈阳,见龙等驰救,愤曰:“我辈不能救沈阳,在此三年何为!”乃分兵半渡河,军桥北,半军桥南。清兵猛攻,桥北军败。见龙走入桥南营,清兵层层包围,见龙与总兵揆拼死抵抗。矢尽力竭。清兵万箭齐发,见龙等阵亡,清乾隆中,赐“烈愍”。

    管良相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乌撒卫(今威宁县)人

    名人职称:初为武举乡试第一名武举人,继袭乌撒卫指挥

    名人事迹:明朝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蔺州奢崇明叛。水西安邦彦尚未叛,贵州巡抚李耘召良相议军事。良相曰:“奢氏反,安必继之。……宜招二万,积二年谷,用许成名将以观其变。”耘以力不及而未行。良相离开贵阳时,再次向耘泣说:“愿以死报国,乞建长策,保此一方。”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安邦彦叛,围乌撒卫。管良相固守乌撒卫城九个月,食尽城陷,良相及妻妾,同官多人皆自缢自焚死。管良相及同官李应期、朱运泰、蒋邦俊被时人称为“四忠门”。《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袁蕙芳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仁怀县人

    名人职称:字瑞芝,其父袁鼎原为播州杨应龙手下赤水里头目

    名人事迹:明神宗万历中年,杨应龙叛,袁鼎率家属参与征讨,事平,鼎受威远卫指挥佥事,晋游击。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奢崇明叛乱,鼎倡议参与征讨,在征讨中擒伪节度,招降伪巡抚,连克重庆、仁怀、合江。复与奢崇明之子寅战于仁怀竹瓦寨,自战三昼夜,兵尽被擒,拒降,被支解。蕙芳痛父之死,自请为前锋,直揭奢氏巢,掘崇明先墓,鞭其尸以雪愤。事后,赠鼎明威将军,立忠勇祠。荫蕙芳佥指挥事,擢升参将。既重复遵义,援黔救滇,在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叛乱中,蕙芳多立功劳。

    许成名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宾实,以赤水卫诸生袭卫指挥使

    名人事迹:勇毅有将略,与乌撒卫管良相互相推崇,因军功升安南游击,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安邦彦叛乱,许成名参加平定叛乱,他率军往来袭击,击溃叛军安效良部,平定盘江地叛军,使云贵道路得通畅,因功升副总兵。明思宗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许成名率军进剿安邦彦,由永宁直至收复赤水,充任赤毕总兵官。又跟随总督朱燮元征西水,在朱燮元的授计下,他诱敌至永宁,与永宁总兵侯朝柱共同出击,在永宁红土川大败安邦彦,敌死者万人,俘安邦彦及伪都督英德,建立了功勋。复任贵州镇总兵。后移湖广,皆有威名。年老乞归,卒年七十三岁。

    陈富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修文县人

    名人职称:(?-1647年),字君幅,以勇力著称,官至副总兵,曾调援辽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因贵州水西安彦叛乱,被召回黔。从京师护巡抚印驰援贵州新巡抚王三善于湖广,解贵阳之围。后任永宁营官。明思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擒斩安邦彦。三年(公元1630年)随邓杞勤王,皆有功,以老辞官还乡,居州之扯泥堡。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孙可望南犯至扯泥堡,众寡不敌遇害,一家死者一百余人。

    邱禾嘉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新添卫(今贵定)人

    名人职称:15781630,字献之, 邱禾实之弟,明末抗清名将,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

    名人事迹:好谈兵,天启年间,曾参加平定安邦彦叛乱,被选为祁门教谕,翰林侍诏。明思宗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授兵部分司主事,出任顺天总兵马世龙部监军。此时清兵南犯,东北危急。皇太极带一去精锐清军从喜烽口越过长城,攻陷永平,威胁京城。邱禾嘉奉命带兵抵御清军,他临危不乱,奋勇还击,虽两次中箭,仍顽强抵抗,打败清军,终于收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等四城,解除了对京城的威胁。凯旋之日,崇祯皇帝特赐"帝依长城"匾一块。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升右佥都御史,任蓟辽巡抚兼辖山海关诸处。他被派往辽东抵御清兵,参加了换锦州保卫战,与清军大战于长山小凌河之间,清军大败。因护山海关有功,现山海关仍塑有他的全身戎装塑像。后来,他又与清军血战于锦州城,打退清军后,又解大陵城之围,双方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拉据战。此时辽东,冰天雪地,因不服水土,加上呕心沥血,日理万机,他病倒了,感到纵有雄心壮志,也无力回天了。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5月,被召回京师,他请求解甲归田,崇祯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但还未离开北京时就溘然长逝了。《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马士英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府人

    名人职称:1591-1646),字瑶草,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中,迁郎中,历知严州(旧名桐庐)、河南(旧名洛州)、大同三府。崇祯三年(1630年)至崇祯五年(1632年),先后任山西酉阳和道副使、都御使,巡抚宣府(河北宣化)。到官才一月,因以公怒数千斤结交朝廷权贵而被镇守太监王坤告发,坐遣戍。不久,流寓南京,与阮大铖相遇。时阮大铖因“名挂逆案(魏忠贤案),失职久废”及慑于李自成大顺军逼近安徽而避居金陵,由于两人曾是同科贡士,加上仕途失意,情趣相投,于是“相结甚欢”

    名人事迹: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有军事才能,一心想恢复明的江山。清兵陷北京后,他利用江北四总兵的实力,与刘孔昭等立福王于南京,升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太子太保等。他争取了许多将领共同抗清,在军队中有相当威信,苦撑一年多,坚持抗清。南京陷落后,南走浙江。顺治二年(1645年)十二月,清兵扫荡太湖,马士英被俘杀,时年55岁。马氏于政务外,工于书画,行书气势夺人,山水画师法董源,别有情趣。

    参考文献:明史》谓马士英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

    何腾蛟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人

    名人职称:1592-1649),字云从,抗清民族英雄;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曾任山西榆次教谕、南阳知县、右佥都御史

    名人事迹: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4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短短几年时间,崇祯、弘光、隆武三朝皇帝相继驾崩,北京、南京、福州等“皇城”接陷落,清军长驱直入,朝野一片混乱。在此危难之际,何腾蛟由崇祯帝时的兵部职方事、湖广总督到弘光帝的副都御史、隆武帝的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到永历帝时的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成了明末政权的重要支柱和抗清领袖。

    隆武时(公元1646年),何曾联络李自成旧部农民起义军共同抵御清军,出师攻克湘阳,连占腾溪。南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清军攻陷湖南,他退至广西,守全州。在清军大举南下,明军土崩瓦解之际,他高举义旗,苦撑残局,联络各部人马,在广西、湖南一带多次与清军大战。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在桂林击溃清军,克服兴安、全州、永州、衡州,收复前期所失土地,抗清声势大振,坚守湖南数年。因他是南明统军之帅,清军视为大敌,便派大军远道围攻他的家乡黎平,抓起他的家人40多人,以要挟他投降。何坚决拒绝,全部眷属被害。

    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何入守湘潭,不幸兵败被俘,坚贞不屈,不为清军以高官厚禄诱降所动,绝食七日,慷慨就义。写有绝命诗一首:“天科人事苦难留,眉锁湘江水不流。炼石有心嗟一木,凌云无计慰三洲。河山赤地风悲角,社稷怀人雨溢秋。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血染宗周。”表现了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死后追赠“中湘王”,谥“文烈”。《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还有画《高士观瀑》图一幅传世。

    黄飞鸾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黎平人

    名人职称:1592-1663),字翔御,以参府材官从刘承允;在抗击清兵南下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授后营守备,擢升副总兵

    名人事迹:清兵取湖南,刘承允投降,黄飞鸾坚决不降,去佐陈友龙复取宝庆,假总兵官镇守武冈,未几陈友龙也投降清兵。黄飞鸾乃以所部去投何腾蛟。饱历艰难,成为何腾蛟倚仗的心腹。逾年,飞鸾外出督粮,而何腾蛟被执,坚决不投降,慷慨就主义。黄飞鸾遂遁居楚粤之交地乡间,明忠义之士多奔乡间投依黄飞鸾。桂王走安龙时,孙可望去信以招黄,黄不应。到清朝康熙初年黄飞鸾71岁病卒时,犹不肯剃发,可见其忠于明朝之志气。

    谭先哲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平坝卫人

    名人职称:字光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累官司户部郎中

    名人事迹:时事利弊,多有陈疏,律已矜慎,不可少干以私,辞官还乡后,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孙可望破遵义,据贵阳,后清兵至遵义,可望西逃,连破城邑。谭先哲闻可望军至,率众走,保卫东长冲囤,避之,率家人南拜永历皇帝,囤破,先哲及妻刘氏被执,不屈,双双被害。大清乾隆中赐谥烈愍。

    徐卿伯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梦麟,晚号剩夫,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次年进士;授御史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安邦彦叛乱围贵阳城,王三善受巡抚命,次镇远、次平越、不敢进、卿伯屡上疏弹劾其逗留,皇帝下旨令速进,王三善乃进,解贵阳之围。王三善进大方,卿伯又上疏言三善轻敌,必有所困,后果如其所说。因刚直敢言,被朝官所忌,后被外放任四川参政。因当时乡里不安静,遂携家避地居南京,买宅于评事街,题假山曰“小飞云”,以识乡思。因贵州黄平有飞云岩洞。

    高继凯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黎平府平茶所人

    名人职称:字我侗,刚介尚气节,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官海南琼州际海防同知

    名人事迹:著有《四礼勺言》、《自明谱》。

    田仰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思南府(今思南县)人

    名人职称:字百源,系遵义府通判田贡国之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初官山东汶上县令,历官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任浙江温处道佥事,移储广东参议,加太仆寺卿,巡抚四川、洛阳等处,总督漕运军务,进御前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等

    名人事迹:所到之处,皆有政绩,无不塑像奉祀。在平定奢崇明叛乱时,因桃红坝大捷有功,嗣任总漕,晋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思南府续志·乡贤》有介绍。

    卢安世

    年代:明朝

    籍贯:赤水卫(今贵州毕节境内)人

    名人职称:字环水,为诸生时与乌撒卫诸生刘镇藩等皆好谈兵,尚意气,称莫逆之交;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曾任四川富顺教谕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初年,奢崇明叛乱,卢安世率兵积极抵抗。四川总督朱燮元率大军围剿奢崇明,卢安世等人率军收复遵义,后留守遵义。因军功升贵州右参议,迁四川副使,遵义监军。卢安世守遵义时,曾修筑濒水西之十三道关隘,这些关隘在防守奢崇明、安邦彦叛乱中起了重要作用。后来他又因功升右参政、世荫武职及四川兵备参议监军。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四川,卢安世赴援成都与农民起义军作战时,被执不屈死。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后,追赠他为布政使。《黔诗纪略》录其诗三首。

    顾景元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黎平人

    名人职称: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孝中武状元,官司副总戎

    名人事迹:平年家贫,刻苦攻读,立志高远。成年告别乡亲,来到京城,涉足官场,声望日显,与山阴同乡谢宏仪齐名。景元为人仗义。万历三十八年(1610),曾应谢之商请,不参加武举会试,致使谢拔得头筹。及至次科,三年之后的又一个大比之年,景元才应会试而荣登榜首。山东籍考官对顾景元之策论赞赏有加,夸其见识、能力,虽文士亦难与比拟。顾登武状元后,初授湖广佥书都司,继升北京参将,调神机营。后魏忠贤擅政,忠臣良将,倍受排挤;奸佞小人,鸡犬升天,一时间朝野上下闹得乌烟瘴气。景元满腹经略无以施展,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遂辞官回乡,杜门养晦,年七十二而卒。

    蒋劝善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威清卫(今清镇)人

    名人职称:字梦范,或称小范,幼时聪明非凡,智慧超群,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后考进士屡试不第,被选授河南省孟津县知县

    名人事迹: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后考进士屡试不第,被选授河南省孟津县知县。由于灾荒、世乱,孟津县民拖欠明朝廷按户征收的徭役折银万余金。劝善以财斥民困为由,请求朝廷减免。为此,调河北省河间县。因他自持清苦,关心百姓疾苦,不会阿谀奉承上司,加上世道混乱,朝廷腐败,他毅然引退,隐居河间二十余年。

    专门著书立说,著有《春游草》、《峨石斋》诸集,惜失传,《黔诗纪略》仅收录其诗七首。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回黔。清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部将孙可望破遵义、据贵阳,后来清兵至遵义,可望西逃,连破城邑,蒋劝善被执,不屈遇害,清朝乾隆时,赐谥节愍。

    黄朝英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黎平人

    名人职称: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历任四川荣县教谕、云南北胜知州、广西桂林同知、福建邵武同知、广东高州知府

    名人事迹:黄朝英为官清谦,官云南北胜知州时,州里狡猾的官吏经常将长官的短长记录下来,以便要挟长官与之一起徇私舞弊,由于黄朝英事事廉洁,使狡猾的官吏也无计可施。《黔诗纪略》录其诗六首。

    胡允恭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石阡府人

    名人职称:字中澹,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武昌府推官,以廉直得罪了上官,被劾改授大名府教授,转国子博士

    名人事迹:以忧归,支持当地官员施善政于民,甚有德于乡里。《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解立敬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兴隆卫(今黄平县)人

    名人职称:字念显,号诚斋,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任陕西华阴知县,明思宗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迁云南赵州知州,后迁山东青州同知、广东广州同知、惠州同知、江西广信知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升湖东道按察副使,又晋右佥都御史,巡抚广、饶、衢、徽等处,并提督军务

    名人事迹:以眼疾辞职还乡。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曾积极参加保卫家乡兴隆卫的战斗,使兴隆卫得保。后孙可望据黔,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授立敬为四川巡抚,他抗节不屈,绝食而死。《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杨文骢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1597-1646),字龙友,一字山子,号巽倩,是名噪江南的画家和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

    名人事迹: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杨师孔是浙江左参政。杨文骢自幼胸怀“报国”“起苍生”之壮志,刻苦攻读,勤练骑射,成长为长书法、善绘画、工诗词、能击剑、精骑射、习兵书、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青年。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乡试考取举人。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安邦彦叛乱,围攻贵阳达十个月之久。杨文骢随父参与守城血战。他才华展露,为时人所器重。贵阳解围后,随父至江南。他中举后十六年中,六次赴京会试均不中,遂漫游名山大川,结交四方贤士。由于他多才多艺,胸襟坦荡,倜傥风流,一时名动江南。

    杨文骢虽文武双全,胸怀报国,但仕途很不顺利,直到明思宗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他三十八岁时,才被选为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永嘉等知县。因关心人民疾苦,结怨阉堂阮大钺,被诬贪污,夺官候审,闲居家中,以诗画自如,杨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是诗画名天下,以绘画第一,诗歌第二。工山水画,“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其画誉满大江南北,被列为“画中九友”,与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齐名,使人刮目相看。诗文亦甚富,脍炙人口,宇内名家咸为推崇。有《洵美堂诗集》和《山水移》等集。《黔诗纪略》录其诗325首,编为三卷。

    公元1644年,北京明王朝灭亡,清兵入主中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起用杨文骢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皆监军京口(今江苏镇江)。国难当头,杨全力以赴,隔江与清兵对峙。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入闽,杨与福建兵备副使孙临移兵仙霞岭,与清兵血战,二人均负重伤,退至蒲城,不幸被俘。清主将多方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均遭他们拒绝。他们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于1646825日,杨全家36人和孙临壮烈殉国。大节凛然,照耀千秋,蒲城百姓感慕其民族气节,将杨、孙合葬在一棵大树下,剥去树皮,大书其官爵和姓名。一掬热泪祭奠忠魂,铮铮义烈,气贯长虹。后来,孙临兄之子孙中韦寻到蒲城,因已无法分辨二人,乃将二人遗骨火化,迁到安徽桐城县东三十里之枫香岭埋葬,谓“双忠墓”。

    万年策

    年代:明朝

    籍贯:湖广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

    名人职称:1598-1676),字献之,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举人;历任粤西陆川县教谕,河南南阳府同知,湖广郧襄道参议,太仆寺卿大司马,永历时累官兵部侍郎等

    名人事迹:历仕皆有政声,而其最著者,在南阳时平定了杨应秋之乱,在郧阳靖流冠之氛,阻止总督熊文灿烧谷城,使谷城数万生灵免遭其灾。故南阳为其建祠塑像祀之,郧阳奉他为名宦。《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安上达

    年代:明朝

    籍贯:安顺军民府(今贵州安顺)人

    名人职称: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曾任良乡县教谕

    名人事迹:明思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清兵攻良乡城,安上达率诸生与知县党还醇,训导李廷表等同督军民固城拒守。他们虽系微员末秩,但认为守土有责,誓与良乡城共存亡。救兵不至,力屈城破,不达阖门殉难,死尤烈,赠博士。《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樊师孔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平越(今福泉)人

    名人职称:字淑鲁,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历官分守大同道,山西布政司参政

    名人事迹:为官清正廉明,有慈惠,晋升太仆寺卿。后因病辞职还乡,以诗文自娱,皇帝曾多次下诏起用,坚决不再做官,著有《好还纪略》、《听命堂集》、《冷况集》,均不见传。《黔诗纪略》录其诗三首。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曾自金陵购佛藏以归。其子都于城南梓潼观。建楼贮之。

    孔元德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威清(今清镇)人

    名人职称: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曾在明思宗崇祯年间任云南省姚安府知府

    名人事迹:姚安土广缺水,难以救济,甚至颗粒无收。元德为民鞠躬尽瘁,亲自察看地形,寻找水源,规劝百姓捐奉添筑,聚水灌溉。至后,岁增稻谷千余担。

    李绍忠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前卫(今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世袭贵州前卫千户,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武进士,升任都守备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安邦彦叛,围攻贵阳达十个月之久,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军解贵阳之围后,绍忠奉调,随王三善征战,渡六广河,次黑石,又渡渭河,抵大方。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春,军粮食尽,还军至内庄兵败,王三善遇害,绍忠战死,后朝廷追赠二级,子孙升袭指挥同知。

    良柱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桐梓人

    名人职称:字朝石,明熹宗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累官,四川副总兵,六年(公元1626年)升总兵官司,镇永宁

    名人事迹:明思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叛乱达八年之久的奢崇明、安邦彦叛军仍然割据在五峰山桃红坝,良柱乘其不备,乘早雾进行突袭,将奢、安叛军击溃,追击至鹅项岭,因路窗地势险要,人马不能容,叛军被歼数万人,并生擒叛酋奢崇明、安邦彦,取得了西南奇捷,使奢、安叛乱得以彻底平定。但是,负责平定奢、安之乱的兵部尚书朱燮元报功未报良柱,甚至讦奏,反解除了良柱的职务听候调查。

    后来,由于得到抚按和其他御史上疏其功劳,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才得以升左都督,世荫锦衣指挥佥事。后任四川总兵官。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十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过天星,混天星等分三路入川,良柱拒战于绵州,众寡不敌,阵亡。

    杨明楷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铜仁乌罗司人

    名人职称:自称罗甸王

    名人事迹: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今贵州大方一带)安邦彦叛乱,自称罗甸王,围贵阳达十个月之久。杨明楷以参将身份率乌罗兵跟随贵州新巡抚王三善救贵阳。乌罗兵连破敌营,贼渠安邦俊中炮死,又生获安邦彦之弟阿伦,从而解贵阳之围。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杨明楷先锋率先过六广河,安营于三十里外。安邦彦来犯,杨明楷被俘。王三善率明军攻入大方后,杨明楷逃脱归来。因军粮尽,王三善还军至内庄兵败遇害时,杨明楷走脱。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杨明楷大败安邦彦于米墩山。明思宗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杨充任贵州副总兵,旋卒。

    班麟贵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青岩

    名人职称:青岩土守备,准世袭

    名人事迹: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以土人从征苗,次年因参与解贵阳围有功授指挥同知,已而自建青岩城。青岩城是贵阳近郊有名的一座古城,就全省而论也是仅见的。它控制八番十二司。从此,他即为青岩土守备,准世袭。


    敖荣继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思南人

    名人职称: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

    名人事迹:授顺天府推官,调知县,内迁刑部主事。宅心仁恕,刑狱多所平反。《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田景猷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思南人

    名人职称:字观野,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次年进士

    名人事迹:痛恨安邦彦叛乱,疏请皇帝敕书宣谕,廷议壮之,即擢升田景猷为职方主事。明安邦彦围贵阳,景猷单骑往,晓以祸福,令罢兵归顺朝廷。安邦彦不听,但慑于他的威名,也不杀他。使其羁赋营中。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时,田景猷逃出贼营,向王三善报告贼营的虚实,使王三善大破贼营。后随王三善征战,直至水西。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春,王三善从大方还军至内庄时兵败遇害,兵皆散。景猷下马叹曰:“臣不能报陛下,死有余憾唉!”遂遇害。后来,朝廷赠田景猷太常少卿。

    董三谟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黎平府五开卫龙里所(今属锦屏县)人

    名人职称:字羽皇,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举人,明思宗崇祯年间授陕西山阳知县

    名人事迹:任职期间精勤敏锐,颇多惠政,向为士民所爱戴。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贼寇流毒秦中,最为残酷,长吏死难者为数最多。时三谟适催输,远在乡间,其随从和乡绅皆劝其暂避贼锋,等待时机再返县衙。

    三谟视纲常伦纪如泰山,审度时危势迫,除一死无以报国,他不听劝,他说:“吾职在守土,与城共存亡,岂可逃呼?何所惧焉!”乃奋不顾身,星夜兼程,驰入城中,大力整编军民,严密多方捍卫,一时民心士气大振,无奈城池久困,粮断济绝,兵卒壮丁体能多不支,城旋陷,三谟率众抵死战斗,力竭被捉,惨遭杀害。其父董嗣成、弟董三元,妻李氏并子女,合门六口均死于难。国家为褒其忠烈,追赠三谟光禄寺丞,山阳立专祠并祀其父与弟,妻女刚建坊旌之,后葬家乡龙里所吴龙寨莲花山麓。黎平府街立专祠,并建忠靖坊,赐“节烈可风”四字表其精忠大节,龙里所亦建“忠烈可风”的石坊,立神道碑。

    费道用

    年代:明朝

    籍贯:石阡府(今贵州石阡)人

    名人职称:字暗如,号笔山,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名人事迹:到任三个月能知其乡语,市人经他看见过,再见即能判别为谁人。为官廉洁,正赋补不取耗银,崇学奖士,建桥,诸多善政。后因执法不徇私情为当地土豪劣绅所中伤。被劾。老百姓如同失去慈父母。上官知道他的廉洁后也叹息道:“海口有口,福清真清矣!”后经台臣杨鹗上疏鸣其冤,迁补兵部职方司郎中,转吏部考功司,卒。

    著有《碧桃轩集》,已失传。《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六首。

    傅元和

    年代:明朝

    籍贯:桐梓(今贵州桐梓)人

    名人职称:字商梅,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拔贡,四年(公元1624年)副榜;授广西桂平县知县

    名人事迹:教士爱民,振兴学校,赋役均平,邑人祠祀之。迁云南云州知州,时流寇乱,督师王应熊以全川人才第一荐晋升贵州督粮道监军,加布政司参议,叙、马、泸、永兵备道九年,迁云南按察使兼布政使。崇祯皇帝敕书有云:“先着祖鞭,九载独擐,甲胄旋膺,周翰三军。共仰威名。”

    李占春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黄平人

    名人职称:字少白,号朴庄,其父系卫指挥,官至副总兵

    名人事迹:占春系将门之后,却好文喜客,豪迈不群。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以选贡历云南通判。才识为上官倚重,然落落不得志。明朝灭亡后,隐居,撰《黄平州志》,有藻鉴人伦之际。诗作颇多,存之甚少,可惜。《黔诗纪略》录其诗四首。

    福周

    年代:明朝末年

    籍贯:贵州绥阳人

    名人职称:俗姓周,字了幻,号西崖,别号“休休老人”

    名人事迹:他既能诗又善绘画,所作山水画,笔墨简洁,多闲适萧疏意趣。他曾云游楚蜀名山四十余年,后归绥阳“亲云禅院”为僧人。

    继庆

    年代:明朝

    籍贯:赤水卫人

    名人职称:俗名张常庆,系赤水卫指挥张大卫之孙

    名人事迹: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奢崇明叛乱,占领赤水,大壮死,家人皆被逮,常庆和弟常春被迫为奴。后弟坠马死。常庆逃到金川,于石龙山为僧。擅草书,喜题于壁。又能诗,杨龙友曾为其诗集《霜柏集》作序。

    奚荣先

    年代:明朝

    籍贯:崇祯平越卫人(今福泉市)人

    名人职称:国柱次子,字仁茂,号春寰,郡廪生,明熹宗天启公元(1621-1627年)平越贡生,曾任学正;应崇祯六年癸酉(1633)岁贡选江西南康府教授,顺治八年辛卯(1651)升湖广偏桥卫教授,剌授文林郎

    名人事迹:编撰了平越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平越府志》二十卷,福泉县志一00页记载后之著作多采择焉。生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六月十五日,卒顺治十年癸巳(1653)八月初一日,寿六十有三,品行载郡志,入祀乡贤祠,有《穿云洞》一诗留下。

    缓步南郊外,寻幽远望殊。

    渐穷鸟道险,偶见石门虚。

    玉笋千峰落,飞云半壁居。

    山灵空待我,刚破藓痕初。

    ——《穿云洞》

  15. 微信截图_20250113102310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