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五)
2025-01-13 864 返回列表

书接上回,这次更新主要是围绕明朝贵州地区的 46位名人展开,可分为官员、起义首领、文人学者、艺术家、将领、医者六类。

朋友跟我说昨天调整的很好,但是文字还是显得多了一些,今天把前面的综述改成表格,看下效果。

序号
姓名
籍贯
突出贡献
1
申祐
思南府务川(今贵州务川)
有 “三忠三烈” 事迹,杀虎救父、冒死救师、以身救主,忠义之举传为佳话,名垂青史
2
刘羽中
贵州威清卫(今清镇)
从征云南麓川时,虽冒失出入敌阵,但智谋得当斩获武装反抗者首脑,受到重用,为稳定边疆局势作出贡献
3
易贵
贵州宣慰司所属贵竹长官司(今贵州贵阳)
在辰州为官刚正,待民如家人,离任后校书十余年。著述丰富,是贵州文教鼻祖,开创之功卓越
4
林晟
毕节卫人
治军之暇好读书、礼贤下士,工书法,为《惠泉记》书丹,其章草书法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5
周英
兴隆卫(今贵州黄平)
是黄平第一位进士和布政使官员,为官清廉,家族世代书香,为当地树立良好榜样
6
杨辉
播州(今贵州遵义)
在职三十四年,修学延师、育才倡文;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受朝廷赏赐;修筑 “雷水堰” 灌溉千亩农田,造福百姓
7
安康
思南府人
办事认真,督造御器节约料价;单骑化解少数民族起义,避免战祸,深受百姓爱戴
8
干把珠
贵州贵阳高坡人
在苗民遭受剥削压迫、大旱饥寒时,带领苗族及部分布依族揭竿抗暴,攻打都匀卫获取粮食救民,被各族人民尊重
9
杨遵
平越卫(今贵州福泉)
文章政事受推崇,在政务和文学方面有一定影响力
10
徐节
贵州卫(今贵州贵阳)
初任内乡知县治理有方,任御史时弹劾锦衣卫指挥和阁臣,刚直不阿,展现了正直的为官品质
11
张祐
贵州永宁卫(现关岭县)
屡领南京军府,为人和气似读书人,善画梅,在军事和艺术领域有一定表现
12
李美中
乌撒卫(今贵州威宁)
任宁国县知县时减官田租、还民田;任御史时弹劾妖人、中官,获得 “铁李” 之称,打击不良势力,整顿吏治
13
朱谦
赤水卫(今贵州毕节境内)
为官有政声,拒绝私情干扰,有真宪臣之称,为官场树立清廉典范
14
詹木
贵州贵筑(今贵阳市)
弃文从军立功,对父极尽孝道,对子女要求严格,推动家族发展,且喜诗歌创作留下作品
15
顾璇
贵州卫(今贵州贵阳市)
博学多能,精医卜、工诗文、善绘画,擅山水,在文化艺术和医学占卜领域有较高造诣,丰富地方文化
16
李文龙
彝族,贵州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县)
工诗赋、擅书法,所到之处咏诗题名,传播彝族文化和艺术,为民族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17
熊祥
贵州偏桥长官司(今施秉)
累官广西按察司佥事期间,廉明有声,在地方治理和监察方面有良好表现
18
越英
贵州宣慰司(今贵阳市)
历官多地,弃官后教导子孙、济贫劝俭,为乡里树立道德楷模
19
詹恩
贵州卫(今贵州贵阳)
初入户部,熟悉律令格例,后任大理评事、左寺副,为官清慎、用法明允,在司法领域有所作为
20
汪大章
贵州普定卫(今贵州安顺)
因反对刘瑾专权被罢官,展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
21
侯位
湖广都司平溪卫(今贵州玉屏)
任无锡知县办案裁决迅速,不畏强权依法办事;任江南操江巡抚时奏减浮粮、清理海防、存恤百姓,政绩显著
22
杨斌
播州(今贵州遵义)
参加平定普安米鲁叛乱有功,在任期间有一定军事和政务贡献;擅长诗文、书法,留下多处手书石刻
23
范季修
贵州宣慰司 (今贵州贵阳)
协助平定叛乱有功,任遂宁知县时奖善锄强、增修石城及学宫,后任职多地,致仕后结诗社唱和,推动地方文化和建设
24
汪大有
贵州普定卫(今安顺)
以廉洁清正闻名,关心家乡文化建设,著有《普定卫志》等多部著作
25
田秋
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
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最大业绩是力主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开科取士,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发展
26
陈文学
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
师从王阳明,继承良知学,辞官后杜门治学,著有诗集,为开黔学作出贡献,还善书法
27
汤吁
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
师从王阳明,继承良知学,开黔学,著有《逸老闲录》和《续录》等,推动地方学术发展
28
王木
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市)
授隋州学正,任御史时弹劾不公、赈济灾荒、剿平海寇,还荐举人才,后任云南佥事奖廉黜贪
29
梅月
普定卫 (今贵州安顺)
历官川南道副使,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称赞,擅长古诗文
30
安万铨
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
平定多起叛乱,用私人资金修 “千岁衢”,便利交通,获 “水西自有宣慰使以来,惟万铨最贤” 赞誉
31
龙子贤
苗族,贵州铜仁人
领导铜仁、平头的苗族人民起义,反抗压迫,起义虽失败但有一定影响力
32
宋儒
麻哈州(今麻江县)
在麻江平田哨留下气势开张的摩崖石刻,为地方文化留下印记
33
傅天镇
桐梓(今贵州桐梓)
通经史,专注医术,有起死回生之妙,著有医书行于世,在医学领域贡献突出
34
王蕃
贵州思南府人
工篆隶、擅作墨梅,为诗清逸,与多名流交往,著有《一瓢斋集》,推动绘画和文学发展
35
石邦宪
贵州清平卫(今凯里市)
身经百战,功绩显赫,在军事防御和稳定地方局势方面贡献巨大
36
饶俦
铜仁府(今贵州铜仁)
有文才,擅作擘窠大书,在铜仁东山下留下书法遗迹,有一定艺术价值
37
王朴
贵州清平卫(今凯里)
任官期间有才能、识大体,铲除易门逆党,维护地方治安
38
赵维垣
永宁卫(今贵州关岭)
历官多地,在仕途有一定发展,长于诗歌,为文学创作贡献力量
39
缪文龙
乌撒卫(今贵州威宁)
任官多地,调解墓地纠纷、筑江堤、弹劾权臣、震慑官吏,深受百姓和地方赞誉
40
李渭
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
廉洁自守、潜心儒学,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发展阳明学说,兴学黔中,推动地方文化和学术发展
41
敖宗庆
思南府(今贵州思南)
初教民垦田,后任多地官职,文章与李渭讲学齐名,在政务和文学方面有一定成就
42
蒋宗鲁
普安卫(今贵州盘县)
冒死上疏请求减免云南采大理石的艰难征收,体恤民间疾苦,直言敢谏精神可嘉
43
王炯
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
为官清廉,以风雅倡乡里,受孙应鳌赞扬,在地方文化和品德方面有积极影响
44
马廷锡
贵州宣慰司(今贵阳市)
任知县时办案认真、平反冤案;潜心研究阳明之学,讲学不倦,培养众多人才,推动阳明学传播
45
李佑
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
断狱公正,采木任务完成出色,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升任广东巡抚,是贵州第一位出任此职者
46
陈珊
贵州铜仁(今贵州铜仁)
揭露奸人严嵩,虽官运不顺但坚守座右铭,培养家族众多科举人才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旅游行业发展的多元思考。

申祐

年代:明朝

籍贯:思南府务川(今贵州务川)人

名人职称: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举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进士,官拜四川首审道监察御史,黔中有名的杀虎救父,冒死救师,以身救主的“三忠三烈”之士

名人事迹:为人刚正不阿,勇于弹劾。童年时,一天,其父被虎叼去,申佑发觉,持棍奋勇追击,虎惊逃,其父脱险。在京师太学读书时,国了监祭酒李时勉(申佑的老师)直言敢谏得罪皇帝,被带枷于太学门前示众,将被斩。朝中无一人敢营救,申佑以太学生的身份,毅然挺身而出,擂鼓喊冤,鼓动国子监同学救师,并请求以身代师受死。皇上感其忠义,特赦李时勉并官复原职,申佑为救师长,竟敢触犯“天威”的这种“皆人所不也为也”的义勇之举,传闻京师,为人景仰。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也先领兵攻打大同,明朝专权太监王振挟持明英宗御驾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境内),被瓦剌重兵围困,50万明军溃亡过半,英宗急命导一与已貌相似的臣僚作替身外出诱敌,以便自己逃脱。众推申侍御代,申佑装扮成皇帝,坐上皇帝的车子,出走,瓦剌兵误以为是英宗出逃,紧追不舍,申佑因此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后被瓦剌部也先将其送回,被幽禁于南宫,七年后复辟,重新当上皇帝。申佑死后,赐谥为“忠节申公”。申佑的“三忠天烈,名垂青史。

刘羽中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威清卫(今清镇)人

名人职称:原为百户官

名人事迹:为人有智有谋,勇略超群。明英宗正统(公元1436-1449年)中期,他从征云南麓川。因估计错误冒失出入敌阵,但他智谋得当,终于斩获武装反抗者之首脑,从此羽中受到重用,累官至指挥佥事。

易贵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所属贵竹长官司(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天爵,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举人,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礼部郎中,出任湖广辰州知府

名人事迹:在辰州,崇学校,恤民情,遇事明而能断,不胁于势利。为官刚正,待民一如家人,并教民革除旧习,有古循吏风。离任后,归里杜门校书十余年。淹贯群经,尤长于《易》。尝购别业于贵阳北二里许,读《易》岩谷中,至今犹存点《易》岩,著有《群经直指》、《易经直指》、《诗经直指》、《竹泉文集》等,均佚失。黔人著述见于史者,别集始于王训,经说始于易贵,均为明朝贵州文教鼻祖,其开创之功,不在道真、盛览之下。

林晟

年代:明朝

籍贯:毕节卫人

名人职称:字仲让,号三槐拙叟、墨庄道人,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调贵阳守备,时有“儒将”之称

名人事迹:治军之暇,好读书,礼贤下士。因坐子罪,罢职归里。工书法、喜诗文,以诗酒自娱。就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毕节惠泉重修,毕节卫教授孙隐撰《惠泉记》,林晟为书丹,刻石立于泉旁,至民国年间,字迹仍完好,字为章草,奇逸潇洒,偶参《十七贴》笔意。著有《墨庄道人集》,已失传,仅得三律诗。

周英

年代:明朝

籍贯:兴隆卫(今贵州黄平)人

名人职称:(约1432-1495),字廷润,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举人,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由部郎出任临安、衡州知府。内擢太仆寺卿,后升广西右布政使。他是黄平的第一位进士,第一位布政使官员

名人事迹:历官四十余年,为官清廉,甚有声名。对子孙也严格要求,其家庭世代书香门第,子孙多作官。著有诗集《草亭类稿》若干卷,《兴隆卫志》二卷,均已失传,仅见《方志》载诗十余首。《黔诗略纪》录其诗十二首。

杨辉

年代:明朝

籍贯:播州(今贵州遵义)人

名人职称:1433-1483),字廷章,号退斋,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袭播州宣慰使职

名人事迹:在职三十四年,修学延师,育才倡文。其时,播州周围数次爆发少数民族起义,杨辉输粟以助官军,领兵镇压,曾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和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两次受明代宗“赐敕奖谕”和“颁赏”,并曾奉诏入觐,陪庆成宴于奉天殿,得赐一品章服及金币诸物。杨辉谙于武事,广涉经史,长于草书。他于明成化年间修筑团溪白果坪的“雷水堰”,以灌溉千亩白果庄田,至今效益不减当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卒。

安康

年代:明朝

籍贯:思南府人

名人职称:字汝锡,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

名人事迹: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办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

干把珠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阳高坡人

名人职称:当地苗族人民中的自然首领

名人事迹:明朝中叶,贵州少数民族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日益加重,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高坡一带大旱,苗民难以生活,次年初,正值年关,苗族首领干把珠带领苗族及部分布依族揭竿抗暴,攻打都匀卫,获得粮食,救民于饥寒交迫之中,被各族人民尊重为“王”。干把珠起义后,使明王朝惊恐,急调四省(川、黔、湖广、滇)兵马,兵分四路,进行围剿,攻占625个山寨,斩杀一万一千多人,俘七千二百九十人,干把珠被擒杀,起义失败。

杨遵

年代:明朝

籍贯:平越卫(今贵州福泉)人

名人职称: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举人,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进士

名人事迹:官至云南右参议,后引疾归,闭门著述以终。其文章政事为一进所推崇,《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徐节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时中,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举人,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

名人事迹:初任内乡知县,治理有方,以御史征去,内乡民遮首挽留,衣履为裂。在御史,三上章数锦衣卫指挥中牛循罪状,屡劾阁臣万安等。出为云南右参政,因战功,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自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以刚直忤刘瑾,瑾娇制削官罢归。后瑾被诛而复职。著有《蝉噪集》,佚失,卒年86岁,赐祭葬。

张祐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永宁卫(现关岭县)人

名人职称:明英宗天顺天年(公元1459年)世袭永宁卫指挥佥事

名人事迹:明宪宗成化年间屡领南京军府。为人和气,似读书人,善画梅,清气袭人,《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李美中

年代:明朝

籍贯: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

名人职称:名珉,字美中,明宪宗章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与贵州卫徐节同为进士

名人事迹:先任宁国县知县,减官田种租,夺还豪家所占民田,公私称便。擢御史,曾弹劾妖人王臣,弹劾中官汪直、沿铭、梁芳,以次诛贬,直声大振。当时人们称李美中为"铁李"。出按四川、湖广,擢升四川按察佥事,告归。

朱谦

年代:明朝

籍贯:赤水卫(今贵州毕节境内)人

名人职称:赤水卫的第三个进士,复有真宪臣之称

名人事迹: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为赤水卫的第三个进士,官拜御史,有政声,擢升江西佥事(相当于今之副省长),吏民不也干以私。复有真宪臣之称。

詹木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明朝承务郎大理寺右寺副詹恩之父

名人事迹:木少聪颖,治三礼为举子业,再试有司不合,则弃文从军,以功补队长。对父詹英极尽孝道,对子女要求严格,长子詹恩既成进士。木喜为诗歌,尝游滇、蜀、吴、楚间,著有《浪游词》、《朴庵醉墨》若干卷。

顾璇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卫(今贵州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明朝承务郎大理寺右寺副詹恩之父

名人事迹:生活于明英宗天顺至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57-1505年)。博学多能,精医卜,工诗文,善绘画,尤擅山水。晚年耽溺黄老之学。一生隐居,不求闻达,曾在贵阳东山来仙洞构筑来仙居。巡抚孙镛与之极友善,并为作《东楼记》。

李文龙

年代:明朝

籍贯:彝族,贵州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县)人

名人职称:明朝彝族诗画家

名人事迹:字见田,一作砚田,生活于明朝天顺至弘治年间(公元1457-1505年)工诗赋,擅书法,所到之处,往往咏诗题名。

熊祥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偏桥长官司(今施秉)人

名人职称: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举人,明宪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7年)进士

名人事迹:累官广西按察司佥事,廉明有声,《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死于偏桥,生有2子。

越英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今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中举人

名人事迹:年少时因叔父在湖北做官而随叔父在湖北。叔父去世后回到贵阳。时年28岁,才发愤读书。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中举人。历官衡阳教谕、升蜀渝州知州,泸州刺史。作官好善嫉恶,守正不阿,后弃官归。三十年绝迹官场,专门教子孙以道义,济族人之贫乏,劝乡人以勤俭,为乡里所敬仰,八十岁而终。《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詹恩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明朝云南河西县教谕詹英之孙,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

名人事迹:恩幼好学,经子群书,过目不忘,精古诗文,草书似古名家。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十二年(公元1499年)进士。初入户部,凡律令格例,无不练习,第二年补大理评事,守官清慎,用法明允,升左寺副。跻身高官,著其大事业。不意其父病逝于京师,遂辞官扶柩回贵州,服丧期间,辅导其弟詹惠学习。服丧毕,将北上时,不幸病加剧,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病逝。

汪大章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普定卫(今贵州安顺)人

名人职称: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中举人,十二年(公元1499年)考中进士

名人事迹:很有文名,幼称奇童。其父藏书于楼上,让他阅读,隔数月后抽试,没有不背得的。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中举人,十二年(公元1499年)考中进士。累官参议。为官刚正不阿,明武宗正德初年(公元1506-1510年),因反对太监刘瑾专权,触怒刘瑾,被罢官还乡。

侯位

年代:明朝

籍贯:湖广都司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

名人职称: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明江南操江巡抚升都御史

名人事迹:初授无锡知县,办案裁决敏速,日了百余事,曲直无不服众心,民惊以为神。该县当水陆交通要冲,驿使往来,索要无厌。侯位性格刚毅,不畏强权,一切皆以法应之。因而有政声,行任兵部主事,转武库司郎中。明武宗好游幸,侯位累抗疏谏,受廷杖。后来,升任江南操江巡抚,在任上奏减浮粮,清理海防,存恤百姓,兴革利弊,有政声。其母亲夏氏百岁时,明世宗敕建坊,去世时,又赐祭葬。侯位后升任到都御史。著作散佚,惟《平溪卫》载律诗一首。

杨斌

年代:明朝

籍贯:播州(今贵州遵义)人

名人职称:字全之,号道凝,别号洞清颠仙,神霄散吏,二酉山人等,世袭播州宣慰使

名人事迹: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参加平定普安米鲁叛乱有功,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升四川按察使,兼理播州宣慰使。后来被革职,官场失意。借修仙以隐名。十三年(公元1518年)随道士白飞霞学道,次年在高坪紫霞山建道教宫宇"先天观",修炼于石室中。喜诗文,擅长书法,尤工草书,遵义桃溪、大水田、香风山诸处有其手书石刻保存至今。著有《玄教大成道法》等书。

范季修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

名人职称: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举人,遂宁知县

名人事迹:官国子监博士,授巴县教谕,因协助四川巡抚林俊平定叛乱有功,升遂宁知县。在任上奖善良,锄强梗,增修石城及学宫,不扰民而工就。后擢雅州知州,升重庆府同知,致仕归。日与乡人士结溪山诗社,朝夕唱和,著有《唐山诗集》,已失传。去世时,蜀人哀之。

汪大有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普定卫(今安顺)人

名人职称:进士汪大章之弟。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举人,曾任金华县知县

名人事迹:以廉洁清正闻名,后因病辞职回乡。关心家乡文化建设,著有《普定卫志》。另外,还著有《宋元品藻》,《陶陶亭集》。《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田秋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

名人职称: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广东布政使

名人事迹: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名人典故: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具奏弹劾等等。

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

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

陈文学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举人。曾任耀州(今四川雅安)知州

名人事迹:年十余即能诗文,以诸生事阳明,潜心理学。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当时的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反对太监刘谨专权,被贬官到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县)任驿承。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请王阳明在贵州城文明书院讲学。王讲知行合一之学,随学的人数百人,而得其真传者,首推陈文学和汤吁(上曰下吁)得阳明之正。

学术成就:辞官归里后,杜门治学,著有《耀归存稿》、《余生续稿》,门人统编为《陈耀州诗集》,又称《五栗山人集》,邵元善作《序》。陈文学与汤吁(上曰下吁)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学,以开黔学。陈文学还善书法,广泛收集晋唐以来真行书贴善本,常常临写,书艺日进,晚年更见精湛。七十六岁去世。

汤吁(上曰下吁)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人

名人职称:字伯元,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举人,累官南京户部郎,出知潮州府

名人事迹:年十四丧母,继母极其严厉,他的两个弟弟汤邦、汤鼎被迫出逃,伯元委曲尽孝。为京官十余年,守郡才数月,思亲不获迎养,动辄望呜咽,伤两弟出亡。后经多方打听,终于在普城找到了汤邦,但汤鼎始终未找到。

汤吁(上曰下吁)年幼时,正值当时的兵部主事王阳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因反对太临刘谨专权而被贬官到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县)任驿承,被当时贵州提学席副使请到贵州城文明书院讲学。王讲知行合一之学,汤吁和数百人跟其学。当时贵州得其真传者,首推陈文学和他,陈文学得阳明之和,汤吁得阳明之正。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学,以开黔学。

平生著有《逸老闲录》和《续录》若干卷,年八十一岁而终。

王木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市)人

名人职称:字子升,号晴溪,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举人

名人事迹:生而好学,授隋州学正,召为御史时,多所弹劾,曾弹劾近臣大比典试不公者,勋臣庄户被害者,一一绳之以法,从而使贵戚有所收敛。奉命外出巡按时,值江南大旱,他上疏朝廷,请求拨公款以赈灾,得允。又有海寇董效等作乱,他会兵剿平之。他还向朝廷荐举杨一清、王守仁可大用,当时很多人都佩服他知人善用。后出任云南佥事,兵备迤西综核郡吏,奖廉黜贪,以耿直为时所敬仰。

主要著作有《东巡集》、《晴溪诗集》、《奏稿》等。《黔诗纪略》录其诗四首。

梅月

年代:明朝

籍贯:普定卫(今贵州安顺)

名人职称: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举人,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1526)进士

名人事迹:历官川南道副使,很有政绩,老百姓歌之曰:“操如梅,明如月,双清那可得?”擅长古诗文。其子梅惟和亦为进士。

安万铨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人

名人职称:贵州宣慰使安万钟、安万镒之弟

名人事迹:安万钟世袭贵州宣慰使后,加布政司参政,因好酒,醉后爱打人,在游猎中射人为戏,被刺身死。后由安万镒袭职,但不久即病死,其子安仁又年幼,遂由弟安万铨借袭职,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就任。

万铨先有平定王阿向之功,袭职后又平定王聪等之乱(均在都匀),安仁长大,交还宣慰使职给安仁,不久安仁亦死,而安仁的子安国亨尚小,仍由安万铨视事,仍加参政,封昭勇将军。万铨以私人资金把大方城西“曲折如羊肠,陡峻如悬梯”的险路修好,行人感激,祝愿万铨长寿,所以称为“千岁衢”,在旁边岩石上凿石为碑,称“千岁衢碑”。“水西自有宣慰使以来,惟万铨最贤”,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退位给安国亨。

龙子贤

年代:明朝

籍贯:苗族,贵州铜仁人

名人职称:苗族起义军首领

名人事迹: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龙子贤率铜仁、平头的苗族人民起义。明廷调湖广官兵六万、贵州官兵四万进行围剿,但三千苗族武斗越斗越勇,势力还不断扩大,遍及湖广、川、贵三省。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苗民起义军破印江县、又破石阡县,火烧思州府。后在官府剿抚兼施的手段下,历时十五年的黔东北苗族人民起义失败。

宋儒

年代:明朝

籍贯:麻哈州(今麻江县)人

名人职称: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袭职,廿八年(公元1549年)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礼部精缮司主事

名人事迹:曾在麻江平田哨写字岩有摩崖石刻“平田曾见玉,幽谷亦生兰”十个大字,其字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笔法酣畅,清晰灼见,四百多年来,墨迹亦然鲜艳。

傅天镇

年代:明朝

籍贯:桐梓(今贵州桐梓)人

名人职称:字继屏,一代名医

名人事迹:生活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通经史,因当时播州宣慰使杨氏禁读书,不应举,他一意于医术,有一七活人之妙,名满滇、黔、秦、蜀间。著有《增补金镜录》、《手验方》各若干卷行于世,年百岁及终。其著作由川抚刘某为其印行。

王蕃

年代:明朝

籍贯:明朝贵州思南府人

名人职称:自号一瓢斋,明代画家

名人事迹:生活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0年),读书不求仕进,安贫尚义。工于篆隶,擅作墨梅,为诗清逸。所交多名流,著有《一瓢斋集》。《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误作王审。

石邦宪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清平卫(今凯里市)人

名人职称:字希尹,号南塘,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嗣世职为指挥使,累功进铜仁参将,终任贵州总兵官凡十七年

名人事迹:身经大小数十百战,前后得晋秩俸三次,功绩显赫。明朝兵部侍郎张子仪(即张翀,广西马平人)有《赠石南塘总戎》诗:老将西南日,雄提百万兵,斗牛横剑气,草木动风声。得士黄金贼,投壶白玉轻。池中谁赤子,天外有长城。石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卒官,赠左都督。铜仁有石公祠,祀希尹。史称希尹与何卿、沈希仪齐名。现万山镇留存有他建的大石桥一座。

饶俦

年代:明朝

籍贯:铜仁府(今贵州铜仁)人

名人职称: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举人,曾官知县

名人事迹:有文才,擅作擘窠大书,铜仁东山下有饶氏园遗址,其中有石室深宽各一丈,内刻“藏书室”三大字,右上有一天然凹外,深约尺余,宽二尺许,旁刻“洗墨”二字,皆饶俦手笔,其书法以二王为基础,俊秀超逸,勃然有生趣。

王朴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

名人职称:明武宗天德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以知县任云南大理通判

名人事迹:明武宗天德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以知县任云南大理通判,昆阳知州,有才气,识大体,除易门逆党王一新

赵维垣

年代:明朝

籍贯:永宁卫(今贵州关岭)人

名人职称:字师德,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次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

名人事迹:以诖误下狱,得释,谪大名,寻起用,历官云南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左参议,升左布政使。长于诗歌,著有《攻玉集》,已失传,仅从滇、黔《志》中各查得诗一首。

缪文龙

年代:明朝

籍贯: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

名人职称:字见甫,号阳泉,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科进士,三甲86名;观政户部,出使四川、陕西,还任石首知县

名人事迹:任石首知县时,时松滋人争墓地40年未解决,见甫调到仅一月,数语调解,两方皆服,纠葛状得以解决。任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时,筑江堤二百余里,并多次抗疏弹劾权臣。奉使清军四川时,正值巡抚、巡抚有事去职,见甫就总慑二台,批答若流,使官吏不敢奸诈,百姓没有冤屈。四川人视他为三台(清军、御史,抚按)神君。后来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四川左参议,云南屯田副使云南左参政等,卒于官,年五十六岁。

著有《奏稿》、《诗文集》、《武定或问》等各若干卷,皆不传,仅从《沾益志》录得诗一首。

李渭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

名人职称:号同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乌江诗人;明朝著名理学家

名人事迹:任官期间,能廉洁自守,尊爱百姓。初由华阳知县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时,曾有合浦令、化州、吴州吏以珠宝、金银相贿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潜心研究儒学,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受人敬仰。

他是贵州有名的理学家,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的功夫是“无欲”,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他与清平的孙淮海、贵阳的马心庵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学者称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赐他对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

李渭还是一位重要的乌江诗人。儒家的价值观重道轻文,将诗文视为末技,但李渭的五言诗写得中规中矩,意境古雅、自成高格。据不完全统计,《思南府续志卷之十〈艺文门〉》保存下来的李渭之文有《思南府学射圃记》、《修思南府学碑记》、《修观音阁碑记》、《务川县迁学记》、《世侯安绍南荣受封典序》等,而诗有《圣岭春耕》、《中和山》、《白泉渔乐》、《桐崖鸣凤》、《三台丛桂》、《真源洞月》、《德江晚渡》、《嵇公泉》等篇,多以思南地方风景为题,五言体式,按照地域分类。

他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首以为师,大有德而去,考中进士,官四川左参政。又有江西徐云从学,敬仰同野笃实,终生不忍离去。思南人则有冉宗也、胡学礼、田憔安等都继承了同野之学。

名人著作:一生著作颇丰,有《诗文》三卷、《先行录》三卷、《毋意篇》一卷、《简寄》二卷、《杂著》一卷、《家乘》十二卷、《大儒治规》三卷等。《黔诗纪略》录其诗十首。尤善书法,在思南有其多处摩崖石刻,如中和山有“中和”,点易洞有“点易洞”、“云深外”,朝阳洞有“不舍昼夜”,万胜山顶有“卧月眠云”等。

敖宗庆

年代:明朝

籍贯:思南府(今贵州思南)人

名人职称:字汝承,号梅坡,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晋升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名人事迹:初授行人、常典,分守河南,教民垦田,引水灌溉,躬课耕耨,河南人乃知种稻的好处。后晋升广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晋升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梅坡天资殊绝,读书目数行下,与李鹏野同岁中举,同野以讲学著,而梅坡则为文章与之齐名,所著《梅坡集》,惜不传。

蒋宗鲁

年代:明朝

籍贯: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

名人职称:字道父,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浚县知县、刑部主事、云南临沅兵备副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名人事迹:在任云南巡抚时,明世宗宠用害政误国的奸臣严嵩,修建大殿,极尽奢侈铺张,下令叫云南采大理石,要见方七尺的五块,见方六尺的五块,见方五尺的十块,见方四尺、三尺的各十五块,并限期运至北京。蒋宗鲁深知采取如此之大的大理石之艰难,能体恤民间疾苦,冒死上疏朝廷,请求减免此项征收。在封建专制时代,蒋敢于犯颜直谏,其精神可获可钦。蒋因直言敢谏得罪奸臣严嵩而告老还乡。

一生写了不少谏疏指陈时弊,但多被置之高阁,还著有《诗文集》、《治浚款议疏草》等,均已失传。

王炯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人

名人职称:字幼明,号阁斋,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授南部知县、迁兴化同知

名人事迹:为官清廉。因疾归家,以风雅为乡里倡,好平越卫山水幽胜,习静于高真观。孙应鳌赞扬他“清高正直,方劲廉洁,负人世卓绝之行,含宇宙大冲之气,世欲不撄其心,万物不扰其志。”居家廿年卒,年60岁。《黔诗纪略》录其诗四首。

马廷锡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宣慰司(今贵阳市)人

名人职称:字朝宠,号心庵,世称“心庵先生”,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举人,嘉靖二十年(公元 1541年),贵州提学副使蒋信恢复王阳明曾讲学的文明、正学两书院,选择优秀学子入学,马廷锡为众多学生中最优秀的;后任四川内江知县两年

名人事迹:任四川内江知县时,办案认真,平反不少冤案,以慈惠闻名。明王阳明弟子、武陵人蒋道林以副使于二十年(公元1541年)提学贵州,重整阳明旧祀,继又筑精舍于桃花冈,聚徒弟讲学,传受阳明之学,心庵得息,遂弃官归,就学于道林,潜心研究阳明之学。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贵州巡抚王绍元曾疏荐于朝,马坚持不出,后讲学于文明、阳明书院,讲阳明之学讲诲不倦,从听者常数百人,成就者甚众,自阳明、道林在贵州讲学之后仅见。

马廷锡自桃花冈返回贵阳,研究和讲授儒学长达30余年,从学群彦有建树者甚多。后卒于家。

学者称他为“心庵先生”,他与清平孙淮诲、思南李同野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著有《敬愚录》、《渔矶集》,惜不传。《黔诗纪略》仅收得其诗三首。

李佑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人

名人职称: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举人,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

名人事迹:1517-1571),字吉甫,号培竹,公读书史,能强记,文章浩荡浑雄,初授南京大理院评事,以断狱光明正大,升寺正。 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春三殿灾,明世宗命重修,特授李佑为工部郎中。他赴川贵采木事,不辞险阴,深入岚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名起大振,后升任江西按察兵备南赣副使,其间率明军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建“大功”于明廷,晋升江西右参政,仍掌兵备南赣事。

明穆宗降庆元年(公元1567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出任广东巡抚。为贵州第一位出任广东巡抚者,在广东再次镇压农民起义,受到皇帝嘉奖。隆庆四年(公元1570提),被弹劾闲居。当朝廷拟再次起用他时,他已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去世。

平生著有《南法寺驳稿》六郑,《抚粤疏草》八卷,《诗文集》四卷。《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陈珊

年代:明朝

籍贯:贵州铜仁(今贵州铜仁)人

名人职称:字鸣仲,一字近衡,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授行人

名人事迹:因揭露奸人严嵩,官运不亨,到头来也只担任过%州府同知。清平孙淮海有诗称颂他“雪霜剥尽严寒退,始信君为松柏姿”。他当官常守其座右铭曰:“士大夫能以居乡之心居官,天下必无冤民;能以居官之心居乡,天下必无请托。”当时的人称此为名言。当他被贬官后,曾在真定题有“忧时颇恨成名晚”之名。孙淮海见而伤之赋诗云:“朗诵河舟赋,怜君忧世心。成名良以晚,兴谤一何深。威风摧长翮,宾鸿带好音,治田言笑在,怀想泪沾襟。”公致士归,业传五经,终成父子甲第,一门陈氏五经儒。其子陈扬产于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中进士,另有三子为举人,孙辈有两个举人,曾孙辈亦有两个举人。

在明朝的贵州,父子都考取进士的还有:普安蒋宗鲁、蒋思孝;清平李佑、李大晋;普定梅月、梅惟和等。

微信截图_20250113102310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