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13985597713
文旅前沿
文旅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洞见文旅>>文旅前沿
民宿之殇:为何逐渐走向“凉凉”?
2024-12-06 364 返回列表

曾几何时,民宿作为旅游住宿新潮流,以独特风格和亲民价格吸引众多游客。然而,如今却逐渐失去人气,风光不再。今天做一篇系统分析民宿发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民宿发展阶段

(一)1.0 时代:丽江、大理的起步

2007、2008 年左右,中国民宿开启了 1.0 时代,丽江、大理成为第一代民宿的发源地。在这个阶段,民宿主要是为了解决旅游地区住宿难的问题,以收取床位费为唯一收入来源。当时的民宿房间数量较少,经营者就是为了“诗与远方的情怀”。这些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亲近自然、体验当地生活的新方式,吸引了不少追求独特旅行体验的游客。
微信截图_20241206095836

(二)2.0 时代:莫干山引领热潮

2013 年前后,莫干山民宿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民宿 2.0 时代的引领者。80 多家精品民宿聚集在浙江省莫干山,吸引了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随着莫干山民宿效应在全国范围内被纷纷模仿,民宿搜索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这个阶段,民宿开始注重设计和服务品质,不再仅仅是提供住宿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游客们不仅可以享受舒适的住宿环境,还能参与各种特色休闲活动,如徒步、骑行等。
微信截图_20241206095910

(三)3.0 时代:民宿群落兴起

2017 年开始,千宿科技、千里走单骑、云舍等民宿品牌相继提出 “民宿群落” 概念,标志着中国民宿正式进入 3.0 时代。2018年,低端民宿逐渐被市场淘汰,让位给中高端民宿,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微信截图_20241206095942
回首过往,二十年前民宿似希望之种,于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生根发芽,是稀缺珍贵的生活象征,承载着人们对自由、舒适和独特体验的追求。然而,二十年风雨后,民宿行业面临诸多问题,市场无序竞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行业规范不完善等如阴云笼罩。但民宿行业在商业浪潮中未停奔跑,于混乱中展现顽强生命力,披荆斩棘,向着未知终点奋进,其故事仍在续写,未来充满可能。
二、发展遇冷剖析

(一)价格泡沫之困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民宿价格的上扬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土地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攀升是价格上涨的客观因素。随着热门旅游地的开发,土地资源愈发稀缺,租金水涨船高,同时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等运营支出不断增加,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民宿经营者身上,迫使他们不得不通过提高价格来保障基本的运营利润。

然而,部分民宿经营者的短视行为加剧了价格泡沫。他们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盲目跟风涨价,全然不顾服务品质与价格的匹配度。以热门景区为例,节假日本是旅游高峰,民宿价格却如脱缰之马,涨幅惊人。数倍的价格飙升让游客在选择时犹豫不决,甚至望而却步。从数据上看,某些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在节假日期间,平均涨幅超过 50%,更有甚者高达 100% 以上。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严重冲击了游客对民宿性价比的认知,让他们对民宿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从而在预订时更加谨慎,甚至转向其他住宿选择。

(二)卫生黑洞之忧

民宿卫生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不力。在当前的民宿经营模式中,个体经营占了很大比例,这些经营者往往更关注成本控制,而在卫生清洁这一关键环节投入严重不足。没有标准化的卫生清洁流程和规范,清洁工作往往敷衍了事,床单更换不及时、卫生间清洁不彻底等问题频发。

同时,民宿的分散性给卫生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卫生监管部门面对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的民宿,往往力不从心。以某些民宿集中地区为例,每月仅一次的检查频率远远无法满足监管需求,这无疑为不良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住宿环境的卫生状况愈发敏感。一旦遭遇卫生问题,游客便会通过社交媒体等便捷渠道迅速曝光,这些负面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如同病毒一般,对民宿的口碑造成了严重且难以挽回的损害。

(三)管理缺失之痛


民宿管理的缺失宛如一道深深的伤痕,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服务标准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民宿在服务方面呈现出各行其是的状态。从预订环节开始,问题就层出不穷,虚假房源的存在让游客的期待瞬间落空,临时更改房源更是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在入住期间,服务不及时、设施损坏无人维修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住宿体验。

再者,民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大痛点。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服务意识和必要的技能。他们在面对游客的需求时,往往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导致游客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70% 的游客在民宿住宿过程中都遭遇过服务质量问题,其中服务态度差、响应不及时和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游客对民宿的印象,降低了他们再次选择民宿的可能性。

(四)网红陷阱之伤


社交媒体时代,民宿的网络营销本应是一把双刃剑,但如今却成了伤害自身的利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民宿陷入了 “网红陷阱”。为了在网络上吸引游客的目光,不少民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营销,通过过度美化照片、夸大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来提高知名度。这些虚假的宣传手段营造出了一个个美好的幻象,让游客对民宿充满了期待。

然而,当游客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踏入民宿时,现实却如冷水般泼下。原本宣传中的无敌海景房可能只是从狭小的窗户能瞥见一角大海,所谓的豪华设施不过是陈旧且简陋的设备。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游客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遭遇,引发了更多潜在游客的警惕。长此以往,这种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个别民宿的声誉,更对整个民宿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让游客对民宿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五)资本抛弃之伤

曾经,民宿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海量资本蜂拥而至。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如今资本却如潮水般逐渐退去。民宿行业竞争的白热化是资本撤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上民宿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竞争愈发激烈,客源被不断分散,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资本对民宿行业的信心开始动摇。

此外,民宿行业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也让资本望而却步。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民宿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土地政策、消防环保要求等的调整都可能增加经营成本或限制经营规模。同时,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也很大,旅游淡旺季明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都可能使民宿的客流量大幅减少。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以来,民宿行业的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30% 以上。资本的撤离让民宿经营者陷入了资金困境,他们在维持运营、提升品质等方面捉襟见肘,进一步阻碍了民宿的发展。

三、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通过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并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状况、实施运营等维度展开分析,针对国内乡村旅游民宿在发展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明晰行业发展准则


确定民宿产业唯一的政府主管指导部门;明确旅游民宿实施与开办的指导要求;将所有民宿统一命名为旅游民宿,依据民宿所处地域位置可划分为:城市旅游民宿和乡村旅游民宿,让城市旅游民宿成为展示城市文化与文明旅游的窗口,使乡村旅游民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支撑。

(二)强化政策奖扶,助力产业融合共进


制定区级(县级)、市级旅游民宿发展激励政策,对优秀旅游民宿企业予以奖励补助和评选表彰。为民宿产业融合提供相应补助和发展奖励,用于发放旅游民宿消费券以及开展城市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支持城市迷你实体图书馆、非遗产品、地方特色建筑与城市旅游民宿融合发展;支持乡村在地文化、乡村土特产、手工工艺产品与乡村旅游民宿资源整合,全力打造旅游民宿集群(村落、聚集区),塑造优质民宿品牌。

(三)注重人才综合素养培育,保障持续发展


鼓励乡村乡贤和知识青年返乡创业,激励乡村留守人员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和热爱旅游的人士投身旅游民宿行业。大力开展并通过政策鼓励专业的民宿管家培训,授权专业培训机构和相关专业院校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全产业教育培训指导;对旅游民宿从业人员,尤其是获得国家人社认可的民宿管家证书的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人才就业补助或创业扶持补助奖励(具体补助政策此处不详细阐述,可由各区县自行制定)。持续提升行业运营管理水平,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和服务质量,确保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倡导多元化研究,推动学术实践融合


鼓励广泛开展研究,促进学术与实践并行发展。在追求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对民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意义非凡。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是学术界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维码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手机:13385115581 电话:13985597713 邮箱:2507604031@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栋16楼1-5号
Copyright © 2025 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 贵州大观治成规划设计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18784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3842号